一、考研心路历程
本科毕业后在车企做工程管理岗时,我常面临 “项目进度滞后”“成本超支” 等问题 —— 明明有技术方案,却因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导致落地效果不佳。偶然了解到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技术 + 管理” 的培养模式,其课程涵盖项目管理、供应链优化等内容,还能接触到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案例,这让我坚定了报考目标,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提升管理能力。
备考初期却遭遇 “跨领域” 难题: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中的逻辑题,对从未接触过逻辑思维训练的我来说,常常因 “找不到题干漏洞” 卡壳;英语(二)虽比英语(一)简单,但长期工作后词汇量大幅下降,阅读一篇真题要查十几次词典。第一次模考,管综数学错了一半,逻辑更是惨不忍睹,我甚至怀疑 “工作多年的我,还能捡起书本吗?”
转折点在备考第三个月,我参加了清华 MEM 的招生宣讲会,听到在读学长分享 “工程问题的管理解法”,重新燃起斗志。调整策略后,我每天早起 1 小时背英语单词,利用通勤时间刷逻辑题;周末集中学习数学公式,结合工作中的项目成本计算案例理解知识点。11 月冲刺期,我制定 “工作日早晚学英语、逻辑,周末全天攻管综” 的计划,靠着 “用管理思维解决工程难题” 的信念,最终成功上岸。
二、公共课学习方法
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这门课是 MEM 备考的核心,包含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需兼顾速度与正确率。
- 数学:3-6 月用教材梳理小学至高中数学知识点,重点掌握应用题(如工程问题、成本计算)、几何题(如图形面积、立体几何)等高频考点,每学完一章做基础习题;7-9 月分模块刷真题,总结 “工程问题公式法”“几何辅助线技巧” 等解题方法,标注 “利润率计算”“行程问题” 等易错点;10-12 月做套卷模拟,训练 1 小时内完成数学部分的速度,避免因超时影响其他题型。
- 逻辑:4-6 月学习逻辑基础理论,理解 “直言命题”“假言推理”“削弱加强” 等题型的解题逻辑,避免用日常思维答题;7-9 月刷真题时,总结 “题干关键词定位法”“选项排除技巧”,比如削弱题优先找 “另有他因” 的选项;10-12 月通过套卷训练,将逻辑答题时间控制在 50 分钟内,同时整理常见逻辑谬误(如偷换概念、以偏概全),避免写作时踩坑。
- 写作:7 月开始准备,论证有效性分析重点学习 “找逻辑漏洞”(如因果不当、类比不当),每周练习 1 篇,按 “漏洞定位 — 分析原因 — 总结” 的结构写作;论说文聚焦 “工程管理”“创新”“责任” 等主题,积累 “华为供应链管理”“高铁项目管控” 等案例,每周写 1 篇,确保论点清晰、论据充分,10 月后结合真题模拟,控制写作时间在 60 分钟内。
204 英语(二):侧重 “实用能力”,难度低于英语(一),需注重词汇与阅读。
- 词汇:3-6 月用高频词表背诵,每天 30 分钟,优先掌握 “project(项目)”“cost(成本)”“efficiency(效率)” 等与工程管理相关的词汇,结合例句记忆;7-9 月在真题中积累生词,整理 “熟词僻义”(如 “course” 表 “进程”);10-12 月通过作文模板巩固核心词汇,避免写作时用词重复。
- 阅读:6-8 月精读真题,分析 “细节题”“主旨题”“态度题” 的解题技巧,比如细节题定位原文关键词,主旨题关注首尾段;9-11 月刷近十年真题,总结 “干扰项特征”(如偷换概念、过度推理),提高答题正确率;12 月模拟时,将四篇阅读时间控制在 70 分钟内。
- 写作:8 月开始准备,小作文(书信)重点练习 “建议信”“邀请信”,掌握格式与常用句式(如 “建议做某事” 可用 “it is advisable to do...”);大作文(图表)学习 “数据描述 + 趋势分析”,积累 “increase steadily(稳步增长)”“account for(占比)” 等表达,每周练习 1 篇,结合真题优化句式,避免语法错误。
三、专业课复习攻略(199 管综专项)
199 管理类综合能力虽属 “公共课”,但对 MEM 考生而言,需结合 “工程管理” 特色复习,避免泛泛而学。
- 数学:重点关注与工程相关的题型,如 “工程进度计算”(甲、乙两队合作完成项目的时间)、“成本利润计算”(项目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额)、“资源分配问题”(设备、人力的最优分配),刷题时优先做这类真题,结合工作经验理解题意,提高解题速度。
- 逻辑:关注 “工程管理场景” 的逻辑题,如 “项目方案论证”“团队分工推理”,训练时多思考 “管理决策中的逻辑依据”,比如 “加强项目方案的选项” 需体现 “方案可行性”“收益大于成本”。
-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可优先分析 “工程管理方案的逻辑漏洞”,比如 “某项目因采用 A 方法成功,故所有项目都应采用 A 方法” 的类比不当;论说文多写 “工程管理相关主题”,如 “论项目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创新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用工程案例支撑论点,体现专业契合度。
四、考研是否报班
MEM 备考虽不考传统专业课,但 199 管综涉及多学科,且需兼顾工作与学习,优质辅导能少走弯路。我备考时因工作繁忙,自学效率低,选择了新祥旭考研全科定制辅导服务,收获显著:
- 个性化计划:辅导老师根据我 “工作忙、逻辑基础弱” 的情况,制定 “碎片化学习计划”,比如早晚学英语、周末攻管综,避免盲目刷题;
- 针对性答疑:管综老师重点讲解我薄弱的逻辑削弱题,用 “工程案例类比” 帮我理解解题逻辑;英语老师批改作文时,指出 “词汇搭配错误”(如 “improve efficiency” 而非 “raise efficiency”),帮我优化表达;
- 专业契合度:专业课(199 管综)辅导中,学长结合清华 MEM 的考察偏好,补充 “工程管理相关案例”,比如论说文帮我梳理 “南水北调项目管理经验”,让写作更贴合专业方向;
- 督学服务:班主任定期检查学习进度,在我因工作懈怠时及时提醒,帮我保持备考状态。
如今我在新祥旭担任 MEM 专业课(199 管综)辅导老师,可提供一对一辅导:针对管综数学,结合工程案例讲解题型;逻辑课帮学生纠正日常思维误区;写作课聚焦工程管理主题,批改作文并补充专业案例;英语(二)则针对性提升词汇与阅读能力,助力考生精准对接清华 MEM 的考察需求。
考研不是 “孤军奋战”,尤其是在职备考的 MEM 考生,优质辅导能帮你节省时间、少踩坑,但最终上岸仍需自身坚持 —— 将辅导学到的方法转化为日常练习,才能高效提升实力。
如有考研问题可以咨询 13671344286(微信同号),新祥旭考研咨询师将热情专业的解答您的考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