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心路历程
大三参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研发时,我第一次感受到能源动力领域的价值 —— 通过优化控制算法,能让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效率提升近一成,这对 “双碳” 目标实现意义重大。而清华大学在能源动力领域的科研实力,尤其是在氢能储能、智能电网方向的突破,以及与新能源企业的深度合作,让我坚定了报考目标。
备考初期却陷入困境:数学(一)的偏微分方程、矩阵分析,在能源系统建模中应用时,我始终找不到解题思路;822 控制工程基础里,PID 控制在光伏逆变器输出调节中的参数整定,因缺乏工程认知只能死记公式。第一次模考,数学和专业课均未达标,看着满是红叉的试卷,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学好能源动力专业。
转折点在备考第四个月,我参加了清华能源研究院的线上研讨会,听导师讲解 “新型储能技术的控制优化”,重新燃起斗志。调整策略后,我每天花 1.5 小时研究能源控制案例,将数学公式与储能系统计算结合;专业课从简单的风力发电机转速控制仿真入手,逐步理解控制理论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1 月冲刺期,我制定 “上午数学 + 专业课、下午英语 + 政治、晚上能源案例拆解” 的作息,靠着 “为新能源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的信念,最终成功上岸。
二、公共课学习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7 月启动复习,核心是 “结合能源热点”。7-9 月用教材梳理马原、毛中特框架,比如用思维导图串联 “绿色低碳发展” 与能源动力的关联;10-11 月刷真题选择题,总结 “理论 + 案例 + 意义” 的论述题模板,重点积累 “氢能产业与双碳目标”“智能电网与能源革命” 等素材;12 月聚焦时政专题,通过模拟卷训练答题速度,确保主观题能结合能源领域谈见解。
英语(一):以 “词汇 + 真题” 为核心,强化专业词汇。用高频词表早晚各背 40 分钟,结合 “energy storage system(储能系统)”“PID control(PID 控制)” 等搭配记忆;8 月起精读二十年真题,分析长难句结构,总结阅读题 “定位关键句 — 排除干扰项” 技巧;翻译专攻能源题材,比如拆解 “photovoltaic inverter(光伏逆变器)” 这类专业短语;提前 3 个月准备作文模板,积累 “能源技术创新”“新能源产业升级” 素材,每周练 2 篇并优化句式。
数学(一):分三阶段突破,注重与专业结合。3-6 月通读教材,吃透多元函数积分、矩阵变换等知识点,重点理解公式在能源系统建模中的应用;7-9 月分模块刷真题,整理错题本,标注 “储能电池充放电模型中的微积分应用” 这类易错点;10-12 月按考试时间做套卷,总结高频考点,比如 “概率论在能源设备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每日十分钟背诵自制的 “数学公式 + 能源工程应用” 手册。
三、专业课复习攻略
822 控制工程基础是能源动力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侧重 “控制理论与能源系统设计结合”,分三阶段复习:
基础阶段(3-6 月):通读《控制工程基础》教材,聚焦核心知识点。重点掌握拉普拉斯变换、传递函数建模、PID 控制原理等内容;每章画思维导图,比如 “PID 控制” 从算法原理到光伏逆变器输出调节形成知识链;做教材习题,通过建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传递函数、设计基础充放电控制系统,巩固理论与专业的结合。
强化阶段(7-9 月):以真题为核心,分题型突破。计算题完整书写步骤,比如风力发电系统的传递函数求解,需明确风速、转速等参数的选取依据;分析题结合能源案例,按 “控制误差现象(如储能电池电压波动)— 原因(PID 参数不匹配)— 优化措施(参数整定)” 答题;设计题围绕 “能源系统控制方案” 展开,从 “功能需求(如电网调频)— 系统建模 — 算法设计” 梳理思路,同时收集清华能源动力论文,提炼考点素材(如储能系统自适应控制技术)。
冲刺阶段(10-12 月):限时模拟,查漏补缺。按考试时间完成真题套卷,训练答题速度;错题回归教材补漏,比如重梳 “能源系统稳定性分析” 这类薄弱点;总结设计题技巧,比如融入模糊控制、鲁棒控制等先进算法;背诵 “能源控制精度指标”“储能系统响应速度” 等专业术语,确保论述贴合能源动力专业方向。
四、考研是否报班
考研报班因人而异,但优质辅导能少走弯路。我初期自学时,数学在能源系统建模应用上屡屡卡壳,822 复习也找不到方向。选择新祥旭考研全科定制辅导后,问题迎刃而解:
辅导老师按我 “数学应用弱、缺乏能源工程实践认知” 的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公共课老师针对性答疑,比如讲解数学公式在储能模型计算中的运用、批改英语专业作文;专业课直系学长(清华能源动力方向在读)分享阅卷标准,指导 822 设计题技巧,比如 “光伏并网控制系统设计思路”;班主任督学并疏导备考心态,帮我平稳度过瓶颈期。
如今我在新祥旭担任该专业专业课辅导老师,可提供 822 真题讲解、能源系统控制方案设计题批改、备考经验分享等一对一服务,助力考生精准对接方向考点。考研需 “方法 + 坚持”,辅导是助力,唯有将建议转化为行动,才能高效提升实力。
如有考研问题可以咨询 13671344286(微信同号),新祥旭考研咨询师将热情专业的解答您的考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