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也是学金融学专业的,所以这次考试对我来说并没有跨专业同学那么多的担忧,毕竟很多概念我也已经接触过了,虽然不一定记得,但也有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在专业课上花的时间比别人要少,相反我再专业课上所花的时间也仍然是重头。在9月份以前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数学和专业课上。一直到10月份,政治开始复习以前的时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专业课和数学。10月份以后,数学弄明白了之后,数学开始变为每天一两个钟头,专业可的时间虽然也缩短了,但是也有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的时间。一直到考研之前,专业课也还是没有放松。所以我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并不比别人花得少。
当然,本专业的优势就在于看书的时候会比较稍微轻松一点。至少一个,看书要比跨专业的同学有方向,本科阶段的学习至少也让我知道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但是有一本教材是我最头痛的,那就是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的东西特别多,本科虽然也学过,但是没有基本没有听过课。当时看第一遍国际金融学的时候,干脆就是连笔记都没有做,直接就是每天在极度的痛苦之中将教材翻两章,然后花了很多天的时间才翻完。下面具体来说一下我是怎么复习的。
湖南大学自2011年开始自主命题,11年的参考书目为公司理财和金融学,12年发布了新的考纲,参考书目变为张强的金融徐,彭建刚的商业银行学,杨胜刚的国际金融学,晏艳阳的金融市场学。13年并没有发布新的考纲。我并没有看金融学以及公司理财,但是在我复习的过程中,无论是11年的真题还是12年的真题,几乎所有的题目我都可以在那四本教材中找的对应的知识点,因此 我在这里也向大家推荐这四本参考书目。
这四本教材内容很多,但实际的考点确很少。金融学的考点主要在第一篇和第五篇,国际金融学的考点主要在前四章,商业银行学的考点比较泛但是却简单的知识点,金融市场学主要是计算题,文字性的题目主要在三六九和十四章节。当然也不排除考试的时候出一两个比较偏的选择或问答。但是基本的考点就在上面提到的内容里面。
我的复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9月份以前为第一个阶段,9月份到10月份中旬为第二个阶段,10月份到11月份中旬为第三个阶段,11月份到1月份为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基本上就是抱着一个了解一下的心态,将这四本教材翻看了一遍,当时由于是暑假,本来学习的氛围也不是很浓厚,懒懒散散大概每天一两章的样子。当时没有什么所谓的理解,计算题也没怎么管,笔记也没做,就是把书上面所有的文字看了一遍,只在看书的时候划了一下重点,算是熟悉教材。在这里打一个小广告,本人在暑假的时间,花时间做了一本讲义,专门是针对那些跨专业的童鞋的一个看书的指南,是帮助那个看书迷茫,找不到重点的孩子划重点的一个资料,有需要的童鞋可以联系我。
第二个阶段从9月份开始,考研党们陆续加入作战队伍,学习氛围已经比较浓厚,因此这个时候的我也是沉下心来,一鼓作气,将这四本教材连同ppt课件仔细详尽的做了一番阅读,一边看教材,一边还随手做笔记,将知识点藤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这个主要是一个加强自己识记理解的作用,在以后的阶段其实也很少用到这本笔记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懂的上网查,不理解看的看课件或者请教学长学姐,计算题也一个个理清思路。总之这一阶段挺费脑筋的。再加上数学也很费脑子,这一阶段算是比较累的。
第三个阶段,对这四本教材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理解。这一遍主要是温故知新。这一遍应该要每次看书都能让自己有那种了解或者识记了一个知识点的成就感。速度可以快一点,将这四本教材再次熟悉。同时在看完一些内容之后呢,也做一些习题,使看书不致那么无聊。当然这个时候我也重点研究了一下真题,了解真题出题的方向,已经考过的知识点。这个阶段花的时间比较少一些,也轻松一些了。因为这个阶段一直在搞政治。
第四个阶段就是识记,名词解释能写好句子,问答题能做好答案。这个阶段不要小看,之前全是看书,这个阶段还就真的每天读读背背也不亦乐乎。还有就是计算题,主要检测自己是否识记住了(我在暑假的时候,整理了一个专业课计算题的汇总,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联系我)。然后就是看看新闻,了解一下时事热点,看看论述题怎么考。
然后就考试了。我考的时候呢,其实感觉一路做下来还是感觉蛮顺畅的,选择和计算都感觉比较容易,就是问答题,有一个感觉从来没有见过,是商业银行学的内容,而且不是考纲上面规定的(我估计出题人也不是很清楚上面考纲),有几个不是我自己在最后一个阶段重点识记的问答题,只有一两个是我非常有把握的,但是由于前期看书的次数比较多,因此虽然没有重点识记,但是还是能够凭印象写出了几点。论述题感觉自己答得不是很好,书本上面的知识点没有很好的运用到我自己组织的答案里面,因此也就最后得份只有130多分。后来我问这次考研中考了140多分的牛人,我问他你怎么可能打那么高的分,牛人答没有别的,就是教材看得比较熟。说明,大家在看教材的时候,特别是问答题,一定还是要以四本教材为主,不要只看考纲上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