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战篇
(一)时间篇
因为辞职的各种未尽事宜,又因为想放飞自我,所以我在结束工作后浪了一个多月,9月中上旬才开始正式看书。我原本以为大家都差不多,后来知道好多小伙伴提前了半年甚至一年,内心是很慌张的。我给自己的安慰是,我不适合长战线,否则会疲。这虽然是判断失误的借口,但也是事实。所以大家可以根据个人性格自由安排。在这种紧逼的时间压力下,我不得不舍弃了很多原本能够更提分的内容。
时间安排来了:
9月之前,看完一整遍专业书。虽然有宝典,一度让我犹豫到底要不要看书。但事实证明,看的专业书虽然不大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但能让新传小白对专业有基础的了解。在后来真正复习时,能对人名或者理论产生“哦这不是谁家那谁嘛”的熟悉感,降低背书的痛苦指数。
10月,看完宝典,并将框架图整理得更加简洁。宝典其实框架已经非常合理,对照书本上保留了几乎所有核心知识,并且有读书指南。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把书读得尽可能薄,同时还要再加深印象。所以我用笔记本做了一本简版的宝典,每一章用一页纸概括下来。一边写,一边记,一边搭建理论框架。这个月还看了一遍政治大纲,对考题有了粗略了解。
11月,一边背宝典,一边看公众号的热点分析,一边练习评论和消息的写法,一边学习答题的框架,然后看完了传播学小王子80讲。这个月的主要任务,是把背书和解题结合起来处理,政治也是一样。
12月,宝典背完第4遍,再简化一次框架,把宝典上所有重要内容都做成知识点,挨个背诵,然后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
(二)公共课篇
1.英语篇
因为专业和职业的原因,考试的时候没有准备过英语,虽然省了不少时间,但考的分数也不太像一个英语老师,摇摇晃晃只考了82。而我内心一直以为我会上90的【认(bu)真(yao)脸】。但因为带过不少考研和考雅思托福的学生,所以有那么两点想要分享给被英语折磨的朋友。
首先第一个重要的是老生常谈: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你们大概很难想象单词在英语学习中到底有多重要,尤其对于英语基础不那么强的同学,它至少占80%的分值。我曾经带过一个考雅思的小朋友,花两周背完红宝书后,他的阅读裸考了6分(学校申请的及格线)。
其次是针对过了单词关,或者基础很好的同学,务必要回头把语法中最基本的5个句型结构拆得一清二楚,直到你能将每一个长难句都还原成简单句。在阅读中你遇到的所有没有读懂的句子,在翻译中你遇到的所有翻不出来的句子,以及在写作中你所遇到的所有不知道怎么表达和不知道对不对的句子,都靠它们了。以上,真的只有两点。
2.政治篇
因为政治考得不太好,所以这一部分的经验没太多能分享的。我的基本安排是大纲一遍,肖秀荣1000题一遍,最后是8套卷和4套卷。记得把错题都做个记号,总复习的时候只看错题的正确答案。能顺利通过政治,我只能说全靠肖秀荣老师。
(三)专业课篇
1.笔试篇
前面在时间安排的部分说过,由于时间紧迫,我的大部分复习是建立在框架上进行的,即虽然没有长期积累的专业基础,但在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框架,知道传播学和新闻学都涵盖哪些板块,各板块有些什么理论和学者,诸如此类。
首先说说我不那么擅长的基础板块。专业二我只考了112,所以不敢说有经验。只把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可能是由于跨考生的基础知识有无法避讳的弱点,缺少环境的浸淫。在离考试很早之前,即使不认真准备,也可以多看些相关的书籍,关注热点,把日常积累做在前面,给自己强行营造环境,免得后面来不及。
第二是逻辑问题,没有理顺表达的内在逻辑,解题的时候应用起理论来不那么得心应手。论述题我跟着真题解锁练了好几期,也练习了一些传播学小王子80讲后面的题目。一般来说就是先拆解题目,确认可用的理论,出发点,和答题套路,然后再真正下笔写。但有时候自以为思路想得不错,下笔却寥寥数笔,空洞又凌乱。针对这点,蝶姐曾经在公众号详细讲解过解题逻辑,我觉得其实已经包罗万象,只是自己离真正吃透还差一点。
第三就是背得也不够,例如新闻史…大概只过了两遍。一是我比较懒,确实不喜欢死记硬背,二是最初的时间规划有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吸取我的教训,避开我掉过的坑。其次,我的业务出人意料地考了132分,连我自己都被这个分数吓了一跳,因为这科是我相对准备比较少的。还是那句话,一个门外汉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在我的认识中,好的消息看结构和重点,好的评论看结构、立意和文笔。所以学习消息和评论的第一步都是模仿结构。
消息结构我参考的是公众号的消息训练营,不但会讲解消息结构,还会分解每篇消息改写中的重点,也就是所谓最有新闻价值的元素。结构的模仿容易,但重点的把握却比较难,只能从每次的练习中摸索,哪一类的信息在哪一类的新闻中,地位更重要。
评论的所有练习,我都选择了人民日报做模仿对象。他们的评论水平稳定,方向正确,文笔也比较优美,尤其是“你好明天”的栏目。文笔的问题也许需要长期的积累,难以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善。但结构和立意却是可以模仿的。
我在复习期间真正动笔完整写过的评论和消息练习,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平时更多的是看模板,每看一篇,都用笔记本记录下这篇的大致结构和内容安排,比较出彩的立意点,还有一些方便记忆和模仿的句子。复习的时候,就反复看这些分析过的模板,摸索思路和写法。对于文笔不错的同学,如果能在脑海中描摹出一篇文章的大概轮廓,那么不常常写也是可以的,毕竟比较花时间。对于不擅长文字的同学,除了写考试的内容,建议也可以写一些随笔或者日记,找找感觉。
2.复试篇
拿到初试成绩之后,我赶紧去搜罗了各种相关书单,选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又到网上找了核心期刊,选了一些出现频率高的论文话题。然后又把宝典翻出来,从头到尾理了两遍,复习了下已经忘得差不多的理论。最后还听了不少讲面试的微课,深以为然,信心倍增。但是我准备的,都没有用上。
问题是围绕着简历进行的,而我在准备简历的时候一度以为我已经填完了里面所有的坑,无论问什么,我都能给出完美的答案。但事实证明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老师。我的理论间面试是三个和翻译有关的问题,其中还有一个是翻译的理论问题…你们能想象我当时一脸懵逼却要强装镇定的样子吗?
这大概说明,老师也懂备考的套路,所以你考前的精心准备,可能上场都没有用。只能建议大家踏踏实实地从日常积累做起,你曾经做过的每一件事,都尽量能够理解透彻。当然,愿望是美好的,做不到是正常的,尽力就好,不必强求。
上面说到我面试完感觉一塌糊涂,但结局却皆大欢喜。这其中也许唯一能为大家提供的经验就是,不要慌张,不卑不亢,全程保持礼貌和微笑。以至于我考完出来有小伙伴问我,你考得肯定不错,看你全程都在笑。但事实是,我压根没有答上问题。或许这也算是学习和修炼的一个方面吧。
二、一点鸡汤
如果说许多人也一样感受过时间的压力,生怕一战不成耽误青春,二战不成浪费人生,我大概是体会最深的一个。在培训行业做英语老师5年,第五年的时候我突然想明白,不讨厌和喜欢并不是一件事。我并不讨厌当老师,但我也不愿意一辈子以此为事业。
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叫做“愿你出走多年,归来仍是少年。”你们都是真正的少年,应该还享受着少年的渴望,少年的热情,还有少年的冒险精神。别怕浪费时间,别怕失败,也别怕走错路,生命应当挥霍在人真正喜欢的事物上。考上了,没考上,都只是时间长河中一小段的经历。只要你想,你总有时间和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祝好运。
课程顾问:吴老师
电话:1817119576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