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MSW大纲解析:社会工作原理

【新祥旭考研私塾】 / 2018-11-02

 

社会工作原理

  

一、社会工作概述

1、社会工作的涵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相关概念:

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

社会福利:广义指改善社会成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狭义指对社会弱者提供的带福利性的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起处境的活动。

性质:应用型的社会科学学科。

产生与发展: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历史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两大阶级、社会运动、利己主义……)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实践基础】: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改良、革命)——1788汉堡救济制度,1852爱尔伯福市——19C末20C初,英,社会服务组织(失业、贫民,1869,慈善组织会社【协调政府与民间慈善救助】)、1884睦邻组织运动【社区、志愿者】)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现代社工,实践产物(随着社会变迁进行的长期助人活动)

发展:

    专业方法:19C末20C初,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教育发展,社会工作科学化,三大方法综合灵活运用。

    目标模式:不就这、诊治——预防问题、发展能力。

中国社工发展:历史上缺乏——20C上半叶,社会学课程开设,社会服务活动——1949年后,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改革开放后,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PS: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普遍社会工作;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经过社会工作培训,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采用社会工作方法的助人工作)

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改革开放期特点(整体、渐进、非同步性);对社会工作者要求(回应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社会服务);组织模式(路径依赖,制度创新)提供模式(不同地域提供水平不同,本土性倚重)。

对象:是有困难的个人或人群。

领域: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社会工作领域是由社会问题的出现和社会工作者对它的认识及有意识的干预确定的(理想领域、实际领域)。

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儿童、少年、青年、老年社会工作;埃里克森八阶段分类;妇女、残疾人、军人、失足少年社会工作等;

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日常生活(疾病、自我封闭、心理失调、婚姻家庭问题、抚养赡养问题等);就业(失业、待业、歧视、关系协调、合法权益、福利);个人行为(失范、偏差);

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救助、帮助、发展。

功能: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助人活动,对于受助者及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贡献,从而具有正功能,将人们生存、参与社会与发展的需要纳入功能范围。

助人是基本功能,救难、解困、发展。

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孔德认为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诸条件之间的持久的和谐。社会工作通过解决社会问题、预防问题、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秩序,增进社会福利。

PS:社会功能:(1)推进社会公平;(2)促进社会整合;(3)维持社会稳定。 

二、价值基础(待补充)

1、社会工作主要有哪些伦理准则?

(1)社会工作者应当以人为本,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度的专业责任感;(2)社会工作者应当以平等、接纳和不批评的态度对待案主;(3)社会工作者应当以平等、接纳和不批评的态度对待案主;(4)保守秘密;(5)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同事和合作者,与他们协同工作

社会福利制度

内涵:广义,包含人类社会中所有有利于改善人的福祉的制度设置;狭义,直接同社会服务和福利资源配置相关的制度设置。

类型:按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发达国家的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按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主义社福制度;福利国家标准,埃斯平-安德森,自由的福利国家,法团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社福制度;成熟社会和转型社会的社福制度。

社会福利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和推行社会政策的方针与策略,在社会服务领域表现为政府于其他社会组织如何筹措资源并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式。

归类:普惠型(福利津贴统一费率,普遍原则),剩余型(国家限定提供),混合型(政府与市场并行,社会公平与效率并重)。

社会服务的提供:基本理念;组织与结构;策划与推行;评估。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剩余型为主,辅以就业为基础的全民保障体制和行政管道的社会服务。方向是社会化和专业化。面临的社会问题有城乡贫困人口和社会救助;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排;城市农民工的就业和权益保障;城镇离退休职工和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新社会问题的涌现。 

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价值体系

专业价值:指一整套指导专业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思想、观念和基本原则。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专业范围内一整套对人、对社会和对专业等的总体判断和目标偏好。

价值: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反价值:操纵、家长作风。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新教伦理、人道主义、社会福利观念。

价值体系: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比斯台克(个人立场与丰富);泰彻(个人、虚拟、具体)。

价值观:接纳、自决、保密、个别化、尊重、不批判。

伦理原则:生命第一、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与自由、最小伤害、改善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 

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1)专业的应用伦理:社会工作实践中包含的特定价值观和信念,成为社会工作者进行实践的原则和指向。

职业伦理:一整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

伦理决定:人们必须在行动或实践中决定那种行为是好的,必须判断行动本身对受助者的影响,以符合专业行为的道德要求。

伦理困境:社工在实践中陷入一种在道德上难以取舍或难以找到满意方案的境地。

(2)伦理守则包含:社工的行为和态度;社工对受助对象的道德责任;社工对同事的道德责任;社工对专业的道德责任;社工对机构的责任;社工对社会的责任。 

三、理论

(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对社会工作这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

地位:

社会工作需要理论:专业建构;作为应用科学需要丰富实践智慧,总结发展;本土化。

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意义(对处理复杂多变的个人、社会问题,分析总结)

与感性的个人经验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作用相比,社会工作理论是个人经验的理性总结、指导,

功能具体体现在

解释人们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

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

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与模式。

逻辑结构

理想性描述:大卫.豪 theory for S W ;theory of S W

(+佛恩 心理动力学核心范式)

社工理论发展七阶段:调查——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与功能主义并立——获得——盘点——理论统一——理论归类

皮拉利思 三分法模型

理论抽象程度

结构部分

内容

实例

宏观理论

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说明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

中观理论

【解释性理论】

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一方面进行专门解释

标签理论、儿童发展理论等

中观理论

【介入模式理论】

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等进行一般说明

危机介入理论、任务中心理论等

实践理论

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操作方法

自由联想法、批评式提问法等

PS:范式是一群科学家共同享有的一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背景假设及相应的方法和技术类型。

流派与归类

流派:心理分析学;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社会系统;标签;沟通;人文主义;激进的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增权或倡导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危机介入;任务中心;后现代主义…… 

四范式社会工作理论分类模型

           

具体:

功能主义者

解释者

激进人文主义者

激进结构主义者

包括的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主义、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系统论等

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等

激进人文主义、女权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增权或倡导等

对人与社会的看法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客观有机体

社会是个主观的意义世界,是个人通过符号互动过程建构起来的

社会是个主观的意义世界,但却是个充满了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世界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内部存在着不平等、压迫、冲突与斗争的强制结合体

社会工作过程理论

1、问题定义

个体对社会来说是一个问题,他在应付社会方面存在在着问题

个体的经验、他或他所处的情景存在着问题

社会对个体来说存在着问题

社会对经济上的非生产性是个问题

2、问题评估

引起问题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理解个体经验的个人意义

个人是政治性的

经济体系的不公平、不正义

3、目标

对个人及问题进行治疗、纠正、维护、控制和监督

促进个体的自我理解,实现个人的潜力

给人们自由,提高人们的觉悟、使觉醒,对个人自己的经历加以控制

改变经济秩序,对财富和权力实行再分配

4、方法

改变行为、提供支持和维护性服务,控制和保护个体

个人劝告,帮助理解经验的意义

提高觉悟,恢复对个人自己的情感经历的控制

批评经济体系,为弱者的权利与资源而斗争

外借理论:

经典社会学家有关福利的思想:涂尔干与道德福利;斯宾塞与社会福利;韦伯和国家福利

当代社会学理论:帕森斯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冲突;社会交换;符号互动;结构化;社会建构;不叠实践理论;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20C30S社工实务的基础,其人格人性无意识梦的分析理论为临床治疗支柱;焦虑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哈马斯的批判学说;马尔库塞的批判学说;奥菲的批判学说;奥康纳的批评学说。

女性理论:自由的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学说:后现代本质倾向(不确定性和内在性、强调背景、非主流、倾听受助者) 

实务理论:

评估理论

巴特蒂特 社工专业评估条件:专业核心关怀的共同概念;保持一致性的用于现象、条件和情境的认识;依赖一套一般化和前提性的知识体系。

实践中的评估理论:问题的界定和分析、受助者的人个系统的评估分析、受助者的需要分析及对受助者所在环境的分析。

干预理论

指工作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影响受助者的人格、环境和社会系统,从而实现社会工作治疗和社会改良的双重目标、综合治疗原则、项目发展、变迁过程及结果评估。干预致力于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的改变。核心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模式。

干预理论或实践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功能派个案工作;问题解决模式个案工作;行为修正模式……

四、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

PS:简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1)我们怎样看待世界以及环境与人的互动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中工作原则的制定和工作手法的选择;(2)我们是社会工作者,也是普通人,也受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3)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的专业和职业,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者比工作对象优秀,而应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4)每个人都有值得欣赏和学习的地方,我们的工作对象也不例外;(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每个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 

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关系:

相关定义:

行为:主体的活动,主体对环境的反应

人类行为:由生理、价值、态度、感受、行动等内外要素合成的整体,以适应环境和满足需求。

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的社会系统;家庭、社区、学校、团体、组织、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

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以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

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个人会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力度并不对等。

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

儿童发展理论:

鲍比尔  依恋理论

皮亚杰 认知理论(0——2感觉动作期;2——7准备运作期;7+11具体运作期;>11正式运作期)

弗洛伊德 心理和性理论(欲望是人的重要基础,是一种心理和性的能力。0——18月口欲期,18月——3岁肛欲期,——6岁性器期,——12岁潜伏期,(——青春期)生殖期);人格发展理论(本我 3岁自我 4岁超我)

埃里克森 生命周期八阶段

柯尔伯格  道德发展理论(0——7岁前道德期,习惯期,原则期)

儿童阶段特性:

生理发展:婴儿期和学步期0——3岁;肌肉技术良好3——6岁;缓慢,力量和运动技能提升。

心理和人格发展:语言、自我意识;独立意识2——3岁;创造力、主动性 (需要刺激;最重要的人格形成期,人格基础已奠定)——>自我概念、自尊、朋友

儿童社会化特征:发展自我(情绪、依恋、交往——6岁前主要来自家庭——6岁后主要是学校和朋友)

儿童问题:0——3岁,居士、吮吸手指指甲、心理自闭等;3——6岁,口吃、攻击性行为、沉迷电视;6——多动、强迫、学习障碍等。

环境影响:

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和核心家庭;离婚家庭;家庭教育两极化;虐待儿童

学校:塑造价值观和行为,知识,技术,训练社会化。可能出现亚文化行为偏差

——>多元化环境影响

对策:

把握不同阶段儿童基本特性,剖析偏差行为的微观机制;领悟宏观原因。

依托专业技术修正儿童偏差行为;针对影响儿童成长的社会系统采用合适干预手段。 

青少年发展与社会环境

青少年发展理论:正式运作期;认同发展;习惯期

特性:

生理及心理特征:完成相应人生任务(体格、性别角色关系、感情、生活自立、智能、概念、准备……);生长迅速,生理机能加强,第二性征生理能力;矛盾(能力与期望),不稳定,迷惑(同辈);抽象思维、科学推理能力、自我中心、自我身份、同辈群体。

问题:

视角:社会控制理论(文化规范、道德信仰、相关人物不足);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朋友);拉力理论(边缘化、挫折、脱离学习与工作、低成就、社会不平等感引发);认知发展理论(前期行为、认知偏差)

对策:针对个人原因,微观工作手法;针对社会环境原因,整合手法,具体分析。 

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

理论:健全成人特性理论、生理周期、道德发展理论、荣格的分析理论(自我整合和自我了解)

特性:22——身体发育,35——黄金时期,40——衰退;多个角色转型;情感稳定,婚姻务实,更年期综合症

问题:婚姻、失业

应对:对问题和需要的原因机制深入剖析;提出若干被选工作方案;综合考虑人、物、财、时等多因素,选最合适方案;制定相应工作计划;推行;评估(积极预防+消极治疗) 

老年人发展与社会环境【指标:时间,生理,心理,社会年龄】

(1)理论:生命周期

五、社会工作过程(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对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解析:

受助意愿与接受行动

社会工作者——理解、行动选择、行动——受助者

助人意愿与助人行动 

PS:社会工作是利用各种资源达致助人目标的过程,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指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一般环节: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和终结。

助人过程特征: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是社工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是不对称互动。

社工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是发动者,推进和控制过程,处于主动和支配地位。

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社工)+案主系统+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PS: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指在一个社会中,如何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去实施社会工作,提供服务。

        内容

类型

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

受助者求助模式

资源获取模式

服务提供模式

市场经济

政府提供+民间提供+社会共同协作

明确的权利义务意义和完善的社会政策

政府拨款

专业化

计划经济

政府提供

组织体系内解决

民间支持

行政化(渐渐向专业化转变)

PS:过程模式:

约定阶段:(约定: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逐渐成为案主并接受案主角色的过程)了解案主来源;初步评估;建立专业关系;促使案主进入角色;与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

评估问题阶段:收集资料,分析和解释资料;认定案主的问题;做出评估服务。

计划及合约阶段:计划(目的和目标,关注对象,介入的策略);原则(评估,可行,与工作目标相符,总结度量);合约(工作者与案主为解决问题而共同工作投入努力的承诺,体现了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内容包括目的目标、角色任务、步骤方法技巧、结果、总结、测量)

工作介入阶段:策略(与案主一起行动、代表案主采取行动)(社会工作介入指社工的、旨在恢复和加强案主整体社会功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是界定解决问题、促进案主成长、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评估总结及结束阶段:内部(目的,方法技巧,角色担任)——巩固案主已有改变——终止,解除工作关系(评估指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特点是持续性、重点是人的问题和需要、为以后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奠基、社工与受助者双方参与、有计划有步骤、广泛深入横纵探索、个别化有针对性)

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者(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过程的首要构成部分,受到一系列科学训练,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工作方法);受助者(工作对象,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工帮助的人);社会工作价值观(社工持有的助人观念,对助人活动、自己【社工是利他主义者,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受助者的看法);助人活动(关键,助人愿望的传道者,助人、受助实现过程)

PS: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PS:《社工导论》社会工作的要素:社工、受助者、资源、环境

资源系统:基本资源系统(非正式、自然资源,正式资源,社会性资源),社会支持与社会资本

社会支持: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

社会资本: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

社会环境: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所有的外部社会因素的总和。(功能:提供资源,资源竞争,资源获取中介,资源分配)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服务提供者(首要角色,提供心理咨询、意见咨询、物质帮助、劳务服务等);支持者(鼓励自立);倡导者(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可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工影响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知道其成功);管理者(社工对社会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与管理,以实现过程高效率);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社会问题、政策、反馈);转介研究等。

PS: (1)直接服务角色:支持者、指导者、治疗者或辅导者、照顾者;(2)间接服务角色:行政者、研究者、资讯者;(3)合并服务角色:促进者、经纪人、调解者、管理与协调者、倡导者、增权者、教育者。

PS:复式角色、社会角色: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的行为规范,或说是反映社会位置的一套行为模式。

六、社会工作教育

教育与训练的意义:

从教育与训练接受者看,是其个人成长的帮助,学习专业理论、专业价值观的必经途径,是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并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

从专业发展看,为社会工作专业准备合格的专业人员,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必要机制;是推动专业理论发展和专业技能技巧创新和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助力;具有更新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实务模式的功能,满足社会工作实践的需要。

从社会看,社会工作体现着社会发展对专业的具体需求,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是以其为根据并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能力的途径,在推动社工本土化过程中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由专门组织、机构或专业人员对个人施以专门的教育训练,使之在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伦理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符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要求,完成个体专业社会化的过程。

专业:有一群人共同掌握的一套系统的价值、价值、技巧、技术、知识和信念,并用以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

专业化:是一个内在经验指导下的个人行为的集合向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下的从业人员的群体性共同行为发展的过程。

社会工作教育的意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的垄断性决定了专业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社工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制度性设置;社会工作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还具有推动社工专业知识增长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式创新的作用。

社会工作专业化两方面意义:一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社会工作有完全处于经验指导下的助人工作向有理论指导下的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在完成了初步的专业化后,专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个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

社会工作与专业化的联系:专业教育是专业的入口;专业教育模式与专业的发展相互作用、互为消长;二者必须保持目标一致,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建立起能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的机制(专业化与制度化,使专业具有足够合法性和合理性,职业化的同时实现教育与实践的互补)。 

社会工作教育与本土化:

本土化: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社会工作本土化背景:社会工作专业的国际化随着其发展和面临社会问题的趋同而逐渐成为显现的趋势,但并未实现其普遍性,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社会工作仍属“舶来品”,要使其在不同国家实现应有的社会功能,就必须完成其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化必要性体现在:传统文化与现实基础的差异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挑战;本土化与本土理论的自生(彻底解决本国社会问题的根本)。

社会工作本土化途径:在实践中直接检验外来的社会工作专业模式,发现其不适应问题以及适应的可能性;在理性层面进行检验(梳理社会工作知识技巧价值体系、考察社会工作专业涉及的中国社会结构中的相关领域)

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作用:将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系统地介绍到我们的文化体系中来;在介绍的同时,专业教育还在自觉地进行着本土化的过程。是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机制。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现状:就社会工作院校的数量看,相对于社会工作实务发展,走在社会需求的前头;在师资、教学标准、专业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逐步走出学院,参与社会工作实务发展。

社会学基础知识

社会学

王思斌: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艾尔巴比: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社会互动。 

社会学的功能:认识和改造社会(推进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理解);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构建和谐社会。

PS:

整合的功能 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局面;

交流功能 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

导向的功能 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方向;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人类创造的物质和文化通过社会而得到发展和积累。

PS:社会设置: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簇要素。

社会类属不是社会结构。 

社会

1.社会及其构成:是有着相互认同、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体,是个包含广泛的、以地域为基础的、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所有社会设置的社会性集合。是以一定物质生产资料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正功能是是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负功能是可能限制个人的自由。

社会结构的单位:身份或地位status指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主要分为自致地位和先赋地位,以资源、权力、声望或分等级,多地位的尴尬;角色role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或扮演,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与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二者之间的差距,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角色与自我认同,角色分离与合并;社会群体和组织;宏观社会结构(社会设置,社区,社会和世界体系)

构成:按照郑杭生教授的分法,社会的构成要素分为地理与自然环境、人口要素、心理要素、行为要素、群体要素、政治要素、文化要素等8个方面。主要四个方面: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可以分为地理位置、气候和资源三个部分。

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的地形、地貌、气候、河流等影响族群生存发展的恒定因素。按照孟德斯鸠的说法,不同的气候形成人们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内心感情,不同气候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以及适合他们的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受到了梁启超的极力推崇。梁启超在《蒙(孟)德斯鸠之学说》等文中,进一步阐明了孟氏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文明的产生决定于地势与地气;地理环境决定政俗与民质;地理环境决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精神等等。

为什么有海洋文明或农业文明?为什么日本要扩张(9•18)?为什么小国民主而大国专制?为什么寒冷地方较为勇敢而炎热地方的人较为懦弱?为什么云烟贵酒?为什么四川多美女?

(2)人口

根据人口社会学的研究,人口可以分为动态人口和静态人口。动态人口指人口的出身、死亡和迁徙,流动,包括人口的增长、素质变化、职业转变等。静态人口主要涉及人口的自然结构、如人口的性别、年龄等自然分布和组合方式;人口的社会构成,如教育分布程度、阶级组成、群体构成。

社会要研究人口,但更重要是还要研究人的行动。

人的行动逻辑:利益。天下熙熙,皆我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的需求层次:一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3)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

从纽带来讲,分为血缘、地缘、业缘

从角色来讲,父子,师生,上下级

从形态上讲,社会和谐、社会分裂、社会冲突,社会斗争、社会协作、社会隶属。

(4)社会行动

社会游行(以918为例)反日——反美——从强我中华,到自由民主

功能视角:结构化;共享道德

冲突视角:稀缺资源的争夺,权力精英的机制,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通过社会行动引发社会变迁的必然。

文化的类型与功能

(1)文化的涵义: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物质对象。文化构成包括符合、价值观、规范(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如何行动、思考、体验的期望【社会习俗、民俗、法律】)、约制、物质文化(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

(2)文化的分类

物质文化①产品文化:住房、衣服、交通工具。②工具文化:厂房、农业、机械等

精神文化①产品文化:住房、衣服、交通工具。②智能文化:自然科学知识、管理技术知识③规文化:宗教、信仰

主文化和亚文化(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主体称为亚文化)

主文化与反文化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3)文化的主要功能:认同;规范;整合;涵化。(正功能、负功能)

冲突论视角认为文化的作用是维护(挑战)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级的权利。

PS:

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塑造了社会的人。

人的社会化personal pepreductive genetic 适应与生存

涵义及意义(人们学会接受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感觉与行为模式)

(1)含义: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类型: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继续)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再社会化。

(3)意义:社会化是人格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结构延续的必要途径,因此是社会良心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机制。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过程与内容:(艾尔巴比 P167)

过程:早期社会化(儿童期、青年期社会化——根据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社会需提供相对稳定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社会权威形象);成人继续社会化。

内容:(早期)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社会化;角色扮演。

PS: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 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社会化主题:家庭;学校与日托中心;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人格personalities 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知识的模式,他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

人格发展理论:库利的镜中我;米德的角色置换;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社会角色:

(1)定义: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2)类型: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获得角色方式);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社会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

(3)扮演过程:角色确定、角色表现、角色建构。

(4)社会角色的失调

角色冲突:在社会角色扮演中,角色间或角色内容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角色不清: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除,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角色中断:一个人前后相继承担的两种角色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角色失败: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停止表演,或者虽未退出角色,但已困难重重。(一是角色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二是虽然还处于某种角色位置,但已证明是失败的)

(5)协调原则:在特定情境中,从属角色应服从主导角色或以主导角色为主;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不同角色的价值合理性程度;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 

社会互动

涵义及类型:

涵义: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类型:合作;竞争;冲突;强制;顺从与顺应;交换。

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符号是指能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人不仅存在于自然物理环境中,也存在与符号环境中。人类有思维能力,我们对社会环境的反应时按照事物对我们的意义而做出的。

角色理论(以角色概念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

一方面,互动式角色之间的互动。互动双方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进行交往,并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一能力能使人们辨别和理解他人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义,并从而预知他人的反应;另一方面,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

是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的工具。

戏剧理论(戈夫曼,印象管理,人际礼仪)

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对象,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埃默森,成功、刺激、价值、剥夺-满足、侵犯-赞同命题)

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筹赏和惩罚的过程,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之中。

PS:酬赏: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服从。

本土方法论(哈罗德、加芬克尔)

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社会群体(满足instrumental needs and expressive needs,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他们有共同的认同和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及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1)涵义: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集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

(2)类型:A,按成员间亲密程度划分为: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首属群体、基本群体,成员间相互了解熟悉,以感情为基础结成的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相对较小、有多重目的的群体,互动亲密无间,并存在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详见下

次级群体scondary group (次属群体、间接群体,成员间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指成员之间以一种有限的、非个人方式交往的规模更大、更为专业化的群体 

B,按群体正规化划分为:

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高,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彼此有明确且是书面形式的权利、义务)

非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低,互动随意,常规的方式,无明确规定)

C,按成员心理划分:

内群体(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

外群体(群体成员之外其他任何人的结合,无心理归属感)

D,按成员的身份归属分:

所属群体(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规定成员身份及日常活动)

参照群体(被某一成员用作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E,群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 

PS:齐美尔 群体规模:二人群体(团结感、亲密感)——三人群体(最不稳定)——正式群体;群体规范;群体角色;群体运作:决策(定向、评价、谈论解决问题、决定),遵从(与习惯、规则或普遍意见一致的行动)(风险转移,群体意见),群体界线(内、外),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对个人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形成特别重要的群体)

初级群体:(初级关系指一种个人的、情感的、不容易置换的关系,包括个体的多重角色与利益)

特点:成员有限;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面对面的互动;成员间相互扮演多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成员间交往寓于感情;成员的难以替代;群体整合程度高;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形成条件:活动空间接近;接触时间长;相互交往自由,不受过多约束;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小。

功能:

正功能: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满足人们情感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日渐衰落

首先,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其次,初级群体关系日趋松懈;最后,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初级群体日趋衰落的影响:

A,积极影响:首先,这种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其次,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整合;再次,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B,消极影响: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组织的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导致了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

社会群体的变迁(待补充)

社会组织

精心设计的已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  

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

(1)基本特征:有特定目标;劳动分工权威分配;权力集中控制导向组织目标;成员不固定。

要素:规范、地位、角色、权威。

类型:

    (帕森斯)按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为保证整体社会目标实现而形成的分类组织形式);整合组织(从社会层次上提供功能的组织形式,这类组织的活动主要涉及到调解冲突和指导动机,为实现社会制度的期望或促使社会各部分良好配合的组织);模式维持组织(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承载”功能的组织)

(布劳)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互惠组织(成员间共同兴趣而结合在一起,参与程度低);服务组织(为组织的受惠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

(艾提佐尼)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分类:疏远型组织(利用职权指导个人或群体活动的组织);功利型组织(以实际性奖励和非实际性奖励为基础);道德型组织(以劝导和感召来讲人们的行为引导到被认为是正确的轨道上的组织)。

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

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以产业为标准:第一产业组织;第二产业组织;第三产业组织.

以机构编制为标准: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国家事业编制组织;国家企业编制组织。 

组织结构:

指组织成员以及组织内部的各职位、部门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彼此之间所形成的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特征

①特定的组织目标。

②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

③制度化的组织结构。

④普遍化的行动规范。

(3)如何认识社会组织的结构?传统的组织形式与现代的组织形式各有哪些具体的结构形态?(组织文化、环境、人)

社会组织结构就是组织按照实现目标的需要划分其系统内的各种组成部分,并使它们间相互协调的一切方式的总和。组织结构是由其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同时,结构 体现着关系,它是组织各个部分间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的形式。再者,组织结构包含着分化与整合两个方面,分化是指将组织工作分解为各个任务,整合是 指将这些任务协调起来。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参谋制、直线职能参谋制。现代组织结构形式有:事业部制结构、矩阵制、多维立体结构。

正式结构:指导组织成员活动的一套明确陈述的规定、纪律和程序

非正式结构:由群体成员的互动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助于适应环境变化,负功能是可能不利于社会控制。

组织中为什么能存在着非正式的群体结构?

因为组织中的个人并不始终是以组织角色来行动的“组织人”,而是具有多方需求和具有丰富个性的“社会人”,个人的那些丰富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在组织的正式结构中是不能得到完全满足的,因而必然结成各类非正式群体来满足其需要。

正式规则和程序不能解决组织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非正式组织结构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助于组织获得更高的效率,促进公司利益,增加公司边际利润,以更有效率的达成目标。

社会组织的管理

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理论:传统组织理论(泰罗;法约尔;韦伯);行为科学组织理论(梅约;巴纳德);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系统理论;组织权变理论;组织经济理论)

方式:家长制;科层制(官僚主义问题,指运作与明确的规章和程序之基础上的登记权威结构)

“X”理论和“Y”理论各有什么优劣?

“X”理论指的是一种专制型的管理,其优点是效率高,成员对组织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其缺点是成员失去了个性,工作积极性不高,成员缺乏创造性。

“Y”理论指的是人道的、帮助型的管理。其优点是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其能力,工作氛围比较轻松,管理比较民主。其缺点是组织松散,凝聚力不强。

内部变化和组织环境变化——组织变迁

社会制度

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或政治学的专门术语,代指社会的根本制度;特定领域中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行为模式、规则与习惯;日常工作中的规章制度。

构成:社会价值观;社会规范体系;权威与地位结构;社会机构与设施。

类型:从社会制度的历史过程(本原社会制度,派生社会制度);从人类活动领域(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宗教、家庭制度);从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自然形成,有计划建立);从制度发挥作用的方式(无形,有形) 

功能:

从社会整体层次水平: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效益或绩效。

从个体层次水平:为人们的行动选择提供多种服务,为个体行动者降低不确定性。

负功能:可能功能失调,降低系统的适应性或妨碍系统的运行。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指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级的过程与现象。

功能: 

试论述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分层问题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揭示了私有制下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对阶级与阶层作出了全面的阐述和深刻的分析。其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阶级的产生。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私有制社会的普遍现象。

②划分阶级的标准。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由此决定他们在生产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与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数量等。

③阶级的内部关系。阶级内部成员具有共同的经济地位与共同的利益,他们的行为表现一致性程度较高。阶级有一个从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在阶级斗争中,同一阶级的成员有着共同的阶级意识;同时,阶级内部成员之间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采取共同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④阶级与阶层。每一阶级内部又分为若干阶层。各个阶层的利益、价值观和政治倾向有所不同。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的过程中,不同阶层对革命的态度也不同。

⑤私有制社会中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阶级存在是私有制社会中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私有制社会中,由于各阶级的地位与利益不同,存在着阶级之间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关系,阶级斗争与阶级冲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⑥阶级的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社会历史上最后的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产阶级,铲除滋生阶级与社会不平等的主要根源──私有 制,建立公有制。无产阶级本身也将随历史的发展而消亡。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私有制的废除、阶级的消亡是根除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前提条件。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三种视角:功能主义、冲突论、伦斯基。见真题)

韦伯:三位一体分层模式:经济、声誉、权力

帕累托:精英理论(分层功能论)

自然差异

                    精英       非精英

社会         执政    A          C

差别        非执政   B          D

                     

精英循环系统

米尔斯、达伦多夫 :分层冲突论

理论特点:采用多元分层标准;采用是有连续性的定量标准;引进主观分层标准。

社会流动

含义: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就一个人或一群体而言,从一种地位或社会阶级向另一种地位或社会会阶级的变化。)

试述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的社会影响。

垂直流动是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垂直流动可以伴随地区间流动,也可是原地升 降。水平流动是指一个人在同一社会职业阶层内的横向流动。它多半是地区间的流动,也包含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工作群体或组织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无论对个人还 是对社会都极为重要。它影响社会的阶级、阶层和产业结构。如果一个时期内向上流动的频率超过向下流动,说明社会在进步,反之,说明社会在倒退。每个人都希 望向上流动而不希望向下流动。但每个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分布是不均匀的,只有那些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才有可能上升,这个条件就是知识、才能和机会。对社会来 说,关键是要有各种合理的流动渠道,要有一套选优的标准和实施办法。这些渠道、标准和办法是在社会流动的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社会选择而不是决策人的主观 设计。水平流动可以使自然资源、物质财富和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影响着人口的地区分布和同一产业的内部结构。它带来人员的交往,有利于各地区和 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能打破地区和人群的封闭状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简述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各自的特征。

自由流动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自由流动不会对社会结构和人口的分布产生重大的影响。结构性流动是相对于 自由流动而言的。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流动,都是结构性的流 动。结构性的流动会在短期内影响社会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变化。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在有些场合下不易划分。例如移民,有的是自由流动,有的是结构性流动。自 由流动是随时随地经常发生的,结构性流动只有在自然环境或社会发生剧变的时候才会发生。自由流动无定的方向,不能从个别的自由流动中发现社会变迁的性质和 趋势;结构性流动是有方向性的,从每一次结构性流动中都可发现社会变迁的性质和方向。

(4)试论当前我国社会流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主要问题:总体的流动规模仍然不大。过严的户籍制度阻碍了社会流动的正常进行。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弊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社会流动的流向存在不尽合理之处,流向单一。

治理对策主要包括: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流动机会。健全社会流动机制。改革社会身份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不合理的社会流动的宏观管理工作。

PS: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自致性与先赋性,区别是社会地位的混合程序

社会流动的条件:代际间代际内的流动;向上和向下的流动 

社区

含义与类型

含义: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D:当一群人集中于个人家庭和工作地点,并以社会互动的日常模式为基础时,通常将这种集合叫做社区。)

类型:从纵向角度(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横向角度(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

2、试比较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主要差异。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⑴以农业为主要职业,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⑵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较少流动;⑶社会结构、社会分工简单;⑷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⑸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紧密。

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

⑴经济活动集中,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手段; ⑵人口集中,人口异质性强; ⑶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相对发达; ⑷组织结构复杂; ⑸生活方式多样化; ⑹家庭规模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松散

3、简要评价城市化模式中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

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就是在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周围建立起许多卫星城,形成广阔的经济增长地带,以此来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带动整个 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引起用地困难、住房紧张、资源短缺、变频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该模式的优越性在亚洲国家表现得特别 突出。亚洲国家人口密度大,资源有限,更适合于发展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社会变迁的含义与类型

涵义: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简述社会变迁的主要类型。

按社会变迁的规模,可划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整体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局部变迁是各个社会体系要素自身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不一定与社会整体变迁的方向和速度一致。

按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划分为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进步的社会变迁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和各种社会生活水平的 提高,有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实际过程中,二者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尽管人们对“进步”有着种 种不同的理解和评判标准,但促进社会进步一直是人们研究社会变迁的主要目的。

按社会变迁的性质,可划分为进化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进化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量的方面。它是一种渐进的部分质变的社会变化过程,是 社会有秩序的、缓慢的和持续的变迁。革命的社会变迁即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在社会革命时期,全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解体、改造和重 组,社会由一种形态迅速过渡到另一种形态。

按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的程度,可划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指人类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目标 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参与和顺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 绝大多数社会变迁都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简述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主要特点。

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生成变化的过程。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主要特点是:

⑴速度日趋加快;⑵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⑶有计划性;⑷相关性日趋增强;⑸社会问题越来越多。 

PS:原因:物质环境、人口、技术、非物质文化、文化进程、经济发展、有目的地促进。

理论:社会文化进化论(社会和文化随时间的推进而发展,从简单到复杂形式转变);循环论;功能论(对社会体系的维持);冲突论(权力权威分配不平等) 

社会现代化的含义及内容

涵义: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及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持续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D:一个传统的钱工业社会在经济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内在的社会变迁,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制化。经济发展为主要推动力。

内容: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个人角色、社会组织、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地位);理性化;科学技术;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城市化;人的现代化;全球化。

PS:边陲国家和核心国家。冲突论的观点认为是一种经济困境,世界体系和帝国主义的形成导致传统文化边界被忽视,内部分视,具体表现为dependency theory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的发展和边陲国家与核心国家的过度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PS:由于文化堕距导致的社会动乱;人口过剩致人均收入低;中央集权无法维持政权稳定和大众支持;文化凝聚力、经济稳定性、教育和文化体系弱。

历史条件:大部分曾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取得政权是基本处于十分贫穷落后的状态;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早已形成,全球性社会也正在逐步形成

迟发展效果;

试论“迟发展效应”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优势。

“迟发展效应”是指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特殊的制约因素。其主要表现在:

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不同,迟发展国家必需在发达国家支配的世界体系中求得发展迟发展国家在现代化起步时就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难题;迟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多半是一个“他化”的过程,因而容易造成政治和文化上的依附迟发展国家必需花费大量精力来协调利益群体的矛盾,有时甚至感到无所适从迟发展国家在消费方面容易出现“消费早熟”的现象;迟发展国家往往肩负着外债和人口的重负;迟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往往重考试而牺牲了真正的教育;迟发展国家普遍存在着经济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的膨胀和乡村的贫困化并存。

当然,迟发展效应也有自身的优势,对我们的启示是:

迟发展国家无需重复实验过程来发明所有的技术,这样起点高,也可节省时间和精力;迟发展国家可以站在人们对社会发展现有的认识高度,通过制订计划来指导社会有序发展;迟发展国家可以从早发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结构失调、社会两极分化等问题中吸取一些教训,以避免失误。

“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

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涵义及其特点

简述社会问题的内涵及其认定。

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并需要运用社会力量才能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构成由以下要素组成: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这种情况必定影响许多人;这种失调情况必须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必须通过集体行动予以解决。

简述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

社会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4个方面。普遍性,指社会问题自始至终存在于每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变异性,指 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社会,表现各不相同,各具特性;复合性,指社会问题在产生原因、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以及后果等方面的复杂的性 质,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常常是几种社会问题同时并存,并引起一系列破坏性的社会后果;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 时间规律性。通常说,社会问题总的时间进程及其阶段性,是周期性的两个基本含义。社会学家则特别强调周期性中潜伏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社会问题的类型与成因

类型:

成因:

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老龄问题、腐败问题、贫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

十二、越轨与社会控制

1、越轨行为及其类型

(1)Social deviance: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重要规范的行为。

vs统计异常statistical deviance:指一种行为的发生频度或多或少偏离正常水平。

Vs医学类比:遵从-健康 越轨-病态、机能障碍

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时间、文化、地域变化而变化。

类型:

反常aberrant deviant 基本接受社会规则合法性却因个人目的而违犯。

不遵从nonconforming deviant 良知未泯者

越轨不等于坏的或不可接受的行为,不等于自愿、犯罪、不是普遍文化、个人。

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控制 social control:意图促使人们遵从重要社会准则的社会机制。

(2)类型:积极性与消极性社会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外在社会控制与内在社会控制;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社会控制;宏观社会控制与微观社会控制。

内在社会控制Internal social controls 引导人们自我激励并按遵从的方式行动的过程。

内化internalization 某个人对群体或社会规范的认同,是对越轨行为进行社会控制的有效途径。

外在社会控制External social controls 通过运用各种正适合非正式的社会制裁促使人们遵从的压力:

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informal mechanisms of social control 初级群体、工作场所、消极制裁

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formal mechanisms of social control

特征:从本质看,普遍性与阶级性;从方式看,统一性与强制性;从作用及过程看,多重性与闭环性

手段:组织控制、制度、文化

过程:决策、实施、监控、反馈。 

3.社会控制体系 

4、越轨的社会功能及功能失调

社会功能: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能增进群体的团结;带来社会系统所需要的变迁;促使人们更愿意遵从。

功能失调:越轨广泛流传,可能弱化人们遵从的动机;可能有害,是生活不可预知并充满危险。

社会解组social disorganization:社会机构的崩溃

理论视角

生物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外向性格;社会学习;挫折(个人特性)

社会学视角(社会环境)

结构性紧张理论.默顿 structural strain:失范anomie 规范和价值相互冲突或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缺省的一种社会状况;解释在那天体验到机会被阻塞的人群众广泛流行的越轨,把越轨当作是要实现目标而没有合法手段的文化的结果;受阻群体对示范的反应有遵从、革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反叛;对理论的批评有不是所有简单情景都适用,无助于解释特权形成的越轨,无助于预测当某特定个人的失范时作的反应。

文化传递理论:越轨是从一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差异性联合理论(受遵从和越轨行为双重影响)

社会控制理论:假设人是利益的和反社会的;关注人为什么不遵从,之所以有犯罪只因为人们成为成人以前社会未能教会其有效的控制,人们对道德和法律是消极的,否认环境因素,既有理论依据,也有经验研究。

冲突理论:社会规则并未反映无权力地位人看待事物的特殊方式。(亚文化、马克思阶级论)

标签理论:一个行为及其违反者只有当他被人标签为越轨时才变成了越轨。初级越轨和二级越轨——观察越轨、标签越轨、拒斥、加入群体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