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心路历程
大三参与无线通信模块研发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信息与通信工程的魅力 —— 通过优化信号调制解调算法,能让无线传输速率提升 50%,且误码率控制在 0.001 以下,这对 5G、物联网通信领域至关重要。而清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在无线通信、信息网络方向的顶尖实力,以及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在 5G/6G 技术研发上的深度合作,让我坚定了报考目标,希望未来能参与下一代通信技术的突破。
备考初期却屡屡受挫:数学(一)的傅里叶变换在通信信号频谱分析中的应用,我始终无法理解;830 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基础里,信号与系统的卷积计算、通信原理的调制解调原理,因概念抽象、计算复杂常出错。第一次模考,数学和专业课均未达标,看着满是红叉的信号解调解题步骤,我甚至怀疑 “自己是否能掌握通信工程的核心知识”。
转折点在备考第四个月,我参观了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看到科研人员调试 6G 原型机的场景,重新燃起斗志。调整策略后,我每天花 2 小时拆解通信案例,将数学公式与信号传输计算结合;专业课从简单的正弦信号调制入手,逐步掌握复杂通信系统的分析思路。11 月冲刺期,我制定 “上午数学 + 专业课、下午英语 + 政治、晚上通信系统仿真练习” 的作息,靠着 “研发更高效通信技术” 的信念,最终成功上岸。
二、公共课学习方法
101 思想政治理论:7 月启动复习,核心是 “结合通信热点”。7-9 月用教材梳理马原、毛中特框架,比如用思维导图串联 “5G/6G 发展” 与信息通信工程的关联;10-11 月刷真题选择题,总结 “理论 + 案例 + 意义” 的论述题模板,重点积累 “通信技术自主可控”“数字经济与信息网络建设” 等素材;12 月聚焦时政专题,通过模拟卷训练答题速度,确保主观题能结合通信领域谈见解,比如分析 “6G 技术对数字中国建设的推动作用”。
201 英语(一):以 “词汇 + 真题” 为核心,强化 “通信相关词汇”。3-6 月用高频词表背诵,每天 40 分钟,优先掌握 “modulation(调制)”“demodulation(解调)”“signal transmission(信号传输)” 等专业词汇,结合例句记忆(如 “QPSK modulation” 表示 “正交相移键控调制”);7-9 月精读真题,分析长难句结构,总结阅读题 “细节定位”“主旨提炼” 技巧,尤其关注 “通信科技类文章”(如 “6G 技术研发进展”);10-12 月准备作文模板,积累 “通信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发展” 等素材,每周练 2 篇,避免写作时用词重复,同时将四篇阅读答题时间控制在 70 分钟内。
301 数学(一):分三阶段突破,注重与通信专业结合。3-6 月通读教材,吃透多元函数积分、复变函数、矩阵变换等知识点,重点理解 “傅里叶变换在通信信号频谱分析中的应用”“微积分在信号功率计算中的运用”;7-9 月分模块刷真题,整理错题本,标注 “通信信号卷积计算”“矩阵在信道编码中的应用” 等易错点,总结 “积分换元法”“傅里叶变换性质”;10-12 月做套卷模拟,训练 2.5 小时内完成全卷,每天花 10 分钟背诵自制的 “数学公式 + 通信应用” 手册,避免考试时因公式遗忘丢分。
三、专业课复习攻略(830 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基础)
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基础是信息与通信工程的核心专业课,涵盖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路分析等内容,侧重 “信号处理与通信系统设计”,分三阶段复习:
基础阶段(3-6 月):通读《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路分析》教材,聚焦核心知识点。重点掌握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调制解调原理”“基尔霍夫定律” 等基础理论;每章画思维导图,比如 “通信原理” 从 “振幅调制”“频率调制” 到 “数字调制应用” 形成知识链;做教材习题,通过求解 “正弦信号调频系数”“数字信号误码率计算”,巩固理论基础,尤其注意计算步骤的规范性(清华阅卷对步骤完整性要求较高)。
强化阶段(7-9 月):以真题为核心,分题型突破。
- 计算题:重点攻克 “通信信号卷积与傅里叶变换”“数字调制误码率计算”“复杂通信电路等效分析”,每道真题完整书写步骤,比如计算 QPSK 调制误码率时,需明确 “信噪比公式”“误码率推导过程” 两步;
- 分析题:结合通信工程案例,如 “分析 5G 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按 “技术原理 — 性能优势 — 应用场景” 答题,积累 “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道编码技术” 等知识点;
- 综合题:关注 “信号处理与通信系统结合” 的题型,如 “基于 OFDM 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收集清华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的科研论文,提炼 “6G 候选技术”“智能通信网络” 等考点素材,拓宽解题思路。
冲刺阶段(10-12 月):限时模拟,查漏补缺。按考试时间(3 小时)完成真题套卷,训练答题速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型;错题回归教材补漏,比如重梳 “傅里叶变换在通信信号滤波中的应用” 这类薄弱点;总结 “专业课解题技巧”,如 “通信信号分析优先用傅里叶变换”“数字调制问题从误码率公式入手”;背诵 “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信号处理参数” 等专业术语,确保论述题表达准确,贴合信息与通信工程方向。
四、考研是否报班
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需兼顾数学与通信信号处理的深度结合,优质辅导能帮你少走弯路。我初期自学时,数学在通信信号计算中的应用屡屡卡壳,830 专业课的调制解调原理也难以理解。选择新祥旭考研全科定制辅导服务后,问题迎刃而解:
辅导老师按我 “数学应用弱、通信理论基础薄” 的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比如将 “傅里叶变换” 与 “通信信号频谱分析” 同步学习;公共课老师针对性答疑,比如讲解 “矩阵在信道编码中的具体运用步骤”,帮我打通数学与专业课的衔接;专业课直系学长(清华信息与通信工程在读)分享阅卷标准,指导 “综合题的答题逻辑”,比如如何结合 OFDM 技术设计通信系统,同时补充 “6G 关键技术” 相关考点,让复习更贴合清华考察方向;班主任定期督学,在我因专业课理论复杂而焦虑时,帮我调整心态,确保备考节奏稳定。
如今我在新祥旭担任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课辅导老师,可提供 830 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基础真题讲解、通信信号计算题专项训练、数学与通信理论结合知识点梳理等一对一服务,助力考生精准对接清华考点。考研需 “方法 + 坚持”,辅导是助力,唯有将学到的解题思路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才能真正突破难点。
如有考研问题可以咨询 13671344286(微信同号),新祥旭考研咨询师将热情专业的解答您的考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