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握着的石英标本还带着微凉,晶体表面的光泽映着桌前的岩石学图谱,忽然想起曾对着地质剖面图标注岩层、在数学公式与矿物特征间穿梭的日夜。如今把这段满是地质探索与考研坚守的时光慢慢讲来,愿给同样奔赴北大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的你,添一份前行的温暖与方向。
一、考研心路历程
决定考这一专业,是在一次野外地质实习时。跟着导师用地质锤敲开岩层,看着他从岩石纹理中读出地壳运动的痕迹,听他说 “每一块岩石都是地球的记忆载体”,忽然被这门学科的浪漫击中 —— 它能解锁地球亿万年的演化密码,也能为资源勘探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可备考之路满是挑战,初期学 617 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高数里的微分方程、地质学中的地层划分常让我陷入迷茫;面对 829 岩石学,岩浆岩的结构分类、变质岩的成因机理更是让我屡屡困惑。但每次翻看实习时拍的火山岩标本照片,想起探索地球奥秘的渴望,又会重新坐回书桌,把复杂知识点拆成 “概念理解 - 图谱辨识 - 习题演算” 的小步骤,每天多学一点。那段日子,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 “今天多认一种岩石” 的踏实,是台灯下笔记与图谱堆出的坚定。
二、公共课学习法
公共课学习需重积累、稳推进。思政课没有急于刷题,先逐章研读教材,用思维导图梳理 “历史脉络 - 理论核心 - 现实价值” 的框架,把零散知识点串联成体系,后期结合真题提炼高频考点,用模拟题查漏补缺,让理论在理解中扎根。英语一从晨读开始,每天 40 分钟背诵单词、精读真题文章,遇到陌生词汇和长难句就整理成笔记,反复翻看;作文提前积累 “地质资源保护”“矿山生态修复” 等相关素材,练习搭建 “观点 + 案例 + 分析” 的写作结构,确保表达流畅且贴合主题。
三、专业课复习攻略
617 与 829 需兼顾融合与区分,层层突破。617 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先分开攻克:数学部分紧扣教材例题,反复推导公式在地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比如用概率统计分析矿床分布规律;地质学基础按 “地球圈层”“地质作用”“地层古生物” 划模块,用思维导图理清逻辑,结合地质剖面图理解知识点。829 岩石学重点关注岩石分类、结构构造及成因,初期通过实物标本和图谱建立直观认知,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特征对比整理成表格,方便记忆;遇到复杂的岩石成因理论,结合野外地质案例理解,比如用某变质岩区实例分析区域变质作用过程。后期通过真题总结答题规律,617 注重数学方法与地质问题的结合,829 则需在论述中融入岩石特征观察与成因分析,确保答案既有专业深度,又具实践视角。
四、考研应报班吗
考研是否报班需结合自身情况判断。若自律性较弱、基础薄弱,或对数学与地质学的跨学科知识点把握不准,报班能帮你快速找到复习方向,少走弯路。我备考时曾受益于新祥旭考研全科定制辅导服务,其根据我的薄弱环节制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针对岩石学难点的专项讲解,让我高效突破学习瓶颈,节省了大量时间。如今我也在新祥旭考研担任专业课辅导老师,可针对 617 高等数学与地质学基础、829 岩石学为大家提供一对一辅导,结合自身备考经验,帮你梳理知识框架、攻克难点、掌握答题技巧,助力高效备考。但无论是否报班,自身的坚持与主动学习,才是上岸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