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本学科迄今已创建114周年,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了学科的辉煌历史。当下,由袁行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李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曹文轩(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陈平原(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学科带头人,以及7位博雅特聘教授、20多位杰出青年人文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中坚力量,汇集本学科百余教师大力开拓前行,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不断努力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中文系目前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共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5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001年6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入选第二届全国重点学科,也成为了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目前,部分二级学科已步入世界学术一流阵营,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打下良好基础。2023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我系“语言学”列第8位,“古典文学与古代史”列第9位,“现代语言学”列第11位。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响应新文科建设号召,中文系将现有的学术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三个交叉学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中国古典学研究平台”关注中国古典学术体系的反思及其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关注20世纪文学传统与“中国话语”体系的生成与建构这一核心问题,“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研究平台”关注基于中国语言综合知识库的人类复杂系统与国家语言战略研究等重大课题。三大平台凝聚学科优势力量,与临近学科及相关学科交叉融合,以重大前沿问题研究为导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新文科建设贡献北大中文学科改革与实践模式。
中文系拥有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承担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汉办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相关工作。2021年,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和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2个轻实体机构挂靠本系。此外,还设有中国诗歌研究院、语文教育研究所、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等11个虚体研究机构,在国内外具重要影响力。
202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计划招生12人,其中拟接收推免生8人,下设01. 现代文学02. 当代文学等方向。培养地点在北京本校区,学费为每学年8000元。
二、初试考试科目
① 1 0 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 0 1 英语(一)或 2 0 2 俄语或 2 0 3 日语或 2 5 3 法语或 2 5 4 德语
③ 6 4 2 中国现当代文学
④ 8 0 2 中外文学基础
三、往年复试分数线
2024年,政治55,外语55,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365;
2023年,政治55,外语55,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365;
2022年,政治55,外语55,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90,总分370;
四、复试内容
1.复试以专业能力面试为主,外语测试在各专业复试小组内根据专业特点进行。
2.专业能力面试中,考生应按照面试小组的要求回答问题。专业能力面试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
3.复试权重及最终成绩
(1)内地考生
初试成绩所占权重为50%,复试成绩所占权重为50%;
最终成绩为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五、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六、初试复习经验
A、备考资料的运用
(一)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这本书是当代文学备考的基石。我在第一遍阅读时,就建立起了对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它对文学思潮、重要作家作品的分析非常深入。例如,书中对 “十七年文学” 中不同流派的解读,让我清晰地理解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复杂性。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整理出时间线、主要作家和其代表作、文学现象的特点等内容,形成自己的笔记。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它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相互补充。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对于一些文学事件和作品的阐述角度有所不同,能帮助我拓宽视野。比如对于一些当代文学作品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接受情况,它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使我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能有更全面的观点。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陈晓明老师的这本书理论性较强。我在学习过程中,会结合前两本书来理解其中的观点。它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逻辑有着独特的剖析,像对先锋文学等重要文学思潮的解读,让我从更宏观的理论层面去把握当代文学的走向。我会把其中重要的理论观点摘记下来,并思考如何运用到具体的作品分析中。
(二)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这是现代文学备考的核心书籍。我反复研读,它对现代文学三十年各个阶段的划分清晰合理,对作家作品的评价深刻且具有启发性。我会按照不同的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来整理作家作品,同时关注书中提到的文学社团、流派的特点和影响。对于重点作家,如鲁迅、郭沫若等,我会额外阅读他们的作品原文和相关研究论文,加深理解。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这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绝佳辅助。它里面有很多练习题和对重点难点的解析。我在每学习完《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一个章节后,就会用学习指导中的题目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同时,它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梳理,让我在备考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它从学科整体的角度出发,让我了解到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这对于我在回答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比如对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趋势的理解等问题时,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和考研重点相关的内容,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三)其他相关部分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虽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但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会重点关注古代文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部分,比如古代文学的传统体裁、审美观念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延续。在阅读时,我会把其中与现当代文学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如古代诗歌对现代诗歌的影响,作为知识拓展的一部分。
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
民间文学是现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本书让我对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发展有了深入了解。在备考过程中,我会关注民间文学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比如一些作家对民间故事、传说的改编等。同时,也会整理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备考试之需。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学习《外国文学史》能让我理解现当代作家在创作中所受到的外国文学思潮和作家的启发。我会重点关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较大的外国文学流派和作家,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以及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整理出外国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联点。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和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文学理论对于理解和分析现当代文学作品至关重要。这两本书帮助我建立起了系统的理论框架。我会学习其中的经典理论,并尝试用这些理论去解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备考过程中,会将理论与具体的作品分析相结合,比如用西方的结构主义理论分析某部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用中国古代的 “意境” 理论分析现代诗歌的审美特质。
B、复习规划
(一)基础阶段(3 - 6 月)
全面阅读上述参考书籍,对每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不追求速度,而是注重理解,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查阅资料或者请教老师同学。
开始整理笔记,按照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其他相关知识(古代文学、民间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等几个板块进行分类整理。笔记内容包括重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理论观点等。
(二)强化阶段(7 - 9 月)
深入研读笔记内容,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对于一些复杂的文学理论和作品分析,反复琢磨,形成自己的理解。
开始做一些历年真题,了解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在做题过程中,结合笔记内容进行分析解答,同时注意总结答题思路和方法。对于做错的题目,分析原因,查漏补缺。
补充阅读一些重要作家的研究专著和学术论文,加深对重点作家作品的理解。比如阅读关于鲁迅研究的最新论文,了解学界对鲁迅作品的新解读。
(三)冲刺阶段(10 - 12 月)
继续做真题和模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进行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提高答题速度和时间分配能力,同时适应考试氛围。
对笔记进行最后的完善和精简,突出重点内容。反复背诵重点知识点和自己整理的答题模板。
关注现当代文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思考如何将其与备考内容相结合。比如当年有关于某部经典现当代文学作品新的影视改编现象,可以从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角度进行思考和准备。
C、备考心态与注意事项
(一)心态调整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在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压力。当遇到学习瓶颈或者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调整心态,比如跑步、听音乐等。同时,我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坚持备考并最终成功上岸的关键。
(二)注意事项
在整理笔记和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现当代文学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个知识点。
对于作品的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中的介绍,尽量阅读原著,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在答题时也能更加准确和深入。
在关注学术动态时,要学会筛选和提炼信息,将有价值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备考知识体系中,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热点。
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对准备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梦想成真
考研考博一对一辅导咨询:新祥旭朱老师1771058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