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新祥旭考研:2024考研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经验帖

新祥旭郭老师 / 2024-01-17

 

人大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帖           

1、择校择专业

我之所以选择考人大也是经过一番考量。首先,我本科在北京读了四年,非常喜欢这个城市。加上近几年就业不景气,我在本科期间并没有太多实习经历,我对本科的专业还是挺喜欢的,因此决定继续在北京读研。其次,我本科学校文学大类的发展趋于边缘化,所以我一直想去一个综合类的大学感受一下氛围,人大文学院就成了我的不二之选。再次,文学大类考研统招名额极少,基本上都是不超过5的个位数。此前,我参考过北大中文系、清华、北师相关的招生人数,都非常少,人大在23年之前统招名额基本上各个专业都能超过5个。因此,我选择了报考这个学校。

人大校史非常悠久,文学院综合实力比较强。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人大中国语言文学荣升A+,这也就意味着人大文学院的实力不容小觑。其中,主要专业有: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典学、创造性写作、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具体专业和下设研究方向可以参考人大文学院官网介绍。

我选择的专业是文学院初试考大综合的一个语言类专业,选这个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兴趣和情怀,也有初试考察内容的因素考量在内。以前人大都是小综合,但21年专业课改革以来,文学院大部分专业(古文、比文、文艺学、现当代、语用、文字学)都需要考626(中国文学基础)和811(汉语言基础)这两门科目。我选择大综合的院校,一是寄希望于初试真题较为灵活,不用背死书。二是我本科主修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复习方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

23届考研时人大研招网并未公布报考数据,招生人数也在九月突然来了一次大缩水。整个学院统招人数从22年的42人削减到39人,这就意味着竞争只增不减。根据往年公布的数据,22届有672人报考文学院,招生总数42人,报录比大致为16121届有738人报考人大文学院,招生人数为53人,报录比为141。由公布的数据可知,未来招生人数很大可能只会继续减少,统招的名额极其有限。因此,有志报考的同学应当把握机会,尽快上岸。

 

2、初试经验

说说我的个人情况,某211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战近乎擦线,二战脱产高分上岸。公共课总分145+,专业课总分260+

政治:

我两年的政治都是在65-75之间浮动,因此并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经验。两次考研,我投入到政治学习中都是从7月底左右开始,买了《核心考案》和《1000题》,结合强化课程,大概到10月底,过了两遍基础知识。9月中旬的时候《背诵手册》到了,于是我立刻丢开厚重的《核心考案》,用《背诵手册》不断巩固自己的知识点记忆。11月中上旬,《肖秀荣8套卷》到了,我又刷了两遍套卷的选择题。同时,在月底的时候我买了《腿姐四套卷》,刷了一遍选择题。刷题的时候,我找了一堆A4白纸,按照套卷的顺序,整理了错题和不会的知识点,最后两周就重点看这些知识点和背诵手册。12月上旬,《肖秀荣四套卷》到了,于是我的重心立刻转移到主观题背诵上。我在网上找了一份有思维导图的主观题背诵,一套一套背诵,最后大概背了三遍,但考前记忆还是不太清楚,在考场上只能凭借零星的关键词组织语言。所幸我是文科生,就这样靠大部分编的内容危险地拿到主观题30分。

英语:

我的英语两年都是80+,因此这部分我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备考方法。英语备考从宏观上来看无非就是单词、长难句和做题技巧。其中,背单词我用的是《红宝书》和墨墨背单词考研英语一大纲词汇。同时,长难句需要买书和听听课,这里推荐田静老师的《句句真研》这本书,多看几遍,就能掌快速读懂长难句的方法。做题技巧需要听课导入+自己复盘摸索。我在做所有客观题的时候专门有一个复盘本,里面写满了生词、长难句和易错题类型分析。这里不推荐全网都在推的手译,费时费力,只是一些无效努力。我认为你能看懂生词、长难句以及文章大意即可。

在客观题当中,阅读占主要部分,其次是新题型、完型。这就意味着你的复习次序应当是阅读、新题型、完型、翻译、作文。这样循序渐进,到十一月下旬就可以开始全镇模拟近年来的真题来估计自己的真实水平了。为了提供有效参考,两年我的客观题扣分都控制在4-6分以内,这是北京地区英语一80+的必备条件。主观题北京地区平均分也就26左右,我基本上拿的是平均分,自己确实无法控制这部分的扣分幅度,只能把客观题练到尽量不出错。我在考前进行过四次完整的真题模拟考试,客观题扣分都控制在4分以内。

 

专业课一:

专业课一是626中国文学基础。这门科目考察范围极广,不仅考验你的文学知识基础,同样也能检测你的知识转化能力。

首先谈谈我的备考过程。6月到8月,我的重点在于阅读参考书和补充笔记。在这三个月内,我在前人笔记底本的基础上结合课本,形成了自己的笔记。完成这项工作之后,我给每本笔记都做了纸质版思维导图,并把近二十年的真题标在相应的思维导图上。由此可以在每次翻阅笔记的时候了解考点分布。9月开始,我就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背诵,从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开始,再到外国文学和西方文论,最后到古代文学史,背完一轮笔记已经到了十一月底。这一点是教训。因为我认为自己是二战,所以高估了自己的效率和记忆能力,加上我的笔记比较详细,因此背诵起来非常麻烦。一轮结束之后,我发现脑子里还是空空如也,当时非常绝望。没有办法,我只能迅速投入到二轮背诵当中,尽可能抓重点加深记忆。等到考前,基本上文学基础每份笔记都背了两遍,西方文论和外国文学史只背了一遍,因此考专业课前一天晚上我简单浏览了一下这两门科目相关笔记的思维导图和真题分布,就上考场了。由此能给大家的建议是,专业课背诵务必最晚要在八月开始,不然后面你会越来越绝望的。

其次是真题使用。文学基础的题型也在不断变化,直到最近三年才稳定了下来,具体分为:名词解释*440分)、简答题*460分)、论述题*250分)。如果说21-22这两年626考察的知识比较基础,那么今年考察的题目明显比较灵活,尤其是现当代和外国文学的部分,不仅考察你的知识记忆,更考察你把知识点输出为论点和论据的能力。我认为真题不一定要做,因为非常浪费时间,背诵已经给人很大压力了,就不要强迫症似的妄想做完每年真题了。我的建议是,浏览一遍,大概知道思路就行,尤其是简答题和论述题,如果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你应当学会适度拓展。如果确实要做真题,可以在考前模拟一两套,试试看能不能写完,规划好每道题的作答时间。另外,答题的时候注意文学类答题技巧,这里不做推荐,b站和公众号到处都有类似的答题思路帖子介绍。

最后是参考书。参考书的选择因人而异,下面是我在备考期间读过的参考书。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书不一定要全读,除了现当代需要多读几个版本的文学史才能理清脉络之外,其他科目建议均以一个版本为主,其他书目为辅助。

古代文学及文论: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四卷

《简明中国文学史》 骆玉明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梅维恒主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 张少康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郁贤皓四卷

《中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

外国文学史及西方文论:

《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 朱维之

《西方文学十五讲》 徐葆耕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吴晓东

《西方正典》 哈罗德.布鲁姆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梁坤

《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 唐红梅

《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

《西方文论概览》 杨慧林,耿幼壮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 张隆溪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文学理论: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 朱栋霖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陈晓明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陈思和

《当代文学关键词》 洪子诚

《重返八十年代》 洪子诚

《问题与方法》洪子诚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 崇文书局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钱谷融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 谢冕,洪子诚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陶东风

《文学理论》 勒内.韦勒克

《文学理论教程同步辅导.习题精练.考研真题》 张剑平

 

专业课二:

专业课二是811汉语言基础。相比626中国文学基础而言,这门科目备考相对比较轻松。从参考书就可以看出,数量很少。纵览最近三年的复试名单,可以发现复试入围者这门课的成绩普遍在125以上。

首先依然是我的备考过程。由于我报考的专业是语言类的,因此,这门课的备考于我而言相对比较轻松。虽然我学不懂古代汉语,但我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非常感兴趣,因此整体上准备得比较开心。在这门科目的备考过程中,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这两门课我没用任何人的笔记,全靠圣才的电子书和自己对真题的把握形成了一套系统性比较强的笔记。8-9月,我读完了相关的参考书并形成了自己的笔记。从11月开始,我投入到语言学的背诵当中。期间,我背完了自己整理的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的笔记,还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的笔记。11月底,我开始背诵古代文学通论,并整理真题中出现过的六书分析。12月,我又把语言学、古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文选过了一遍。考前一天,我又飞速过了一遍语言学笔记。就语言学的复习进度来看,我自认为自己的进度条是正常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语言学备考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非常友好同时热爱语言学的研友。我们一起讨论名词化、兼类、兼语句、歧义句等重要的语法现象,并查阅了一些论文,最终实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其次是真题使用。这门科目的考试题型也在不断变化,前两年固定题型为:名词解释*420分)、简答题*220分)、论述题*460分)、古代汉语*150分)。但今年取消了名词解释,题型为:简答题*330分)、材料分析*360分)、古代汉语*160分)。前几年试卷难点在于古代汉语,因为句读和翻译都很长,六书分析也变幻难测。但今年古代汉语成了送分题,语言学部分则成了变数最大的部分。一是取消了名词解释,开头就是简答题,不懵才怪呢;二是语言学除了主谓谓语句是课本知识点之外,其他都是语言材料分析题,并且不会给定角度,需要你自己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符合材料的东西,然后对材料进行详细地分析。这就要求你不能背死书,因为不会再考察大篇幅的知识点默写了,而是要考察你的知识应用能力。所以,这门课真题的使用方法上,我的建议是,首先搞清楚真题分布,然后以题型为中心进行复习。整体上无非就是两个部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只不过现代汉语应当和语言学纲要结合起来复习,效果相应会更好一些。

最后是参考书。

《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

《现代汉语辅导习题》 夏耕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详解》 圣才电子书

《现代汉语学习辅导和习题集》齐鲁书社

《现代汉语考研直通车》齐鲁书社

《汉语语法三百问》邢福义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概论》 胡明扬

《语言学纲要辅导与习题》段曹林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语法讲义》《语法答问》朱德熙

《古代汉语》 殷国光,赵彤

《古代汉语》 王力(前两本文选)

 

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3、复试经验

复试的时候签了保密协议,因此这部分暂不赘述,简单谈一下可以参考通用的备考经验。根据官网公布的内容,复试分为英语和专业课两个部分,笔试分别占50分、100分;面试则分别占100分、250分,复试总分为500分。这一点是一次改革。因为浏览往年的通知可知,往年复试不论线上线下都是350分,今年线下500分,且初复试比例调整为64。所以,跨过初试这道难关理论上只是拿到了入场券,不要因为初试分数高就掉以轻心,也不要因为初试分数低而整日焦虑,这些都是正常但没有必要的情绪。按部就班才是伟大。

以往各个专业都用的是统一的分数线,参考去年367、前年345。今年破天荒地按照专业划线:现当代385分,比文和创写为380分,古文、文献学、古典学、语用、文字学、电影学、戏剧与影视学都是365。进入复试总人数为55人,但招生计划只有39(创写有一个单独考试的方向招收4人,排除这个人数其实只有35人)人。理论上保证各个专业差额比例不低11.2

具体如何准备复试呢?我的建议是按照分数占比来。英语占0.3,专业课占0.7,可知专业课是大头。而笔试和面试之间,笔试占0.3,面试占0.7,可知面试又是大头。因此,建议报考的同学在巩固初试知识的基础上,要尽快捡起英语口语每天练习大概一小时左右,并且结合论文和专著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广度。考完初试无论如何都要先准备着复试,因为等到初试出成绩,离复试只剩下一个月,要是你的初试基础还没捡起来,那么面试和背书堆在一起,会让人非常焦虑。我就是一个反例,拖拖拉拉等到3月中上旬才开始,准备复试的过程非常痛苦,而且还找不到初试备考时的那种学习状态。

 

4、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人文类的考试多少都有点运气在的。我能够上岸并不意味着那些落榜的同学没有我努力,也不意味着我再来一次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我认为运气占一部分。因此,就考研这件事本身来说,希望各位不要用成败限定自己的未来,也不要过于功利主义而忘记初心。成败都是一瞬间的事情,过程无论如何都是有意义的。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