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命题规律对于考生高效复习并合理预测考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年的考试命题组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去出题,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可以注意总结。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几大常考部分,供大家参考。 考研 教育\网
一、列举处常考
列举处是指用 First(ly),Second(ly),Third(ly),Finally;Not only…but also;Then;in addition;Further more;Moreover;Above all;On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等表示顺承关系的词语列举出的事实。要求考生从列举出的内容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项。该考点常出题型是“细节事实题”。
二、例证处常考
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更加明确,作者经常用具体的例子打比方,句中常用由as,such as,for example,for instance,take…as an example等引导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例证,这些例句或比喻就成为命题者提问的焦点。
三、转折对比处常考
一般而言,转折后的内容常常使语义的重点,命题者常对转折处的内容进行提问。转折一般通过however,but,yet,in fact等词语来引导。强对比常由like,unlike,until,not so much…as等词语引导。命题者常对用来对比的双方属性进行考查。
四、比较处常考
比较级应该说是个应用更为广泛的。因为它不仅用于定位,也用于排除选项,因为无端的比较、相反的比较,偷换对象的比较经常出现在干扰选项中。正是由于我们标记并且关注到了原文中的比较,才能够较为顺利地排除这样的干扰。
五、因果句常考
命题者常以文中因果句出一些考查文中两个事件内在因果关系的试题,或出些概括文意、段意的试题。一般以推理题和主旨大意题型出现,兼顾少量事实细节题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由:because of,since,for,as,therefore,consequently,result in/from,originate from,as a result,lead to,thus等。
六、引言处常考
作者为了正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使论点更有依据,常常引用名人的论断或重要发现等。命题者常在此做文章。
七、复杂句常考
复杂句常是命题者出题之处,包括同位语、插入语、定语、长句、从句、不定式等,命题者主要考查考生对句子之间指代关系;文章段落之间关系的理解,常以逻辑推理题型出现,包括少量词汇等题型。
面对眼花缭乱的选项,其实也是有据可循的:
1)从选项(题干、题支入手),寻找原文的语言重现。
2)干扰项特点:
1.照抄部分原文信息;
2.含有原文中没有的内容;
3.与原文相矛盾的内容;
4.张冠李戴的内容(把A的特征加在B上);
5.偷梁换柱的内容:与原文内容一半相同一半不同,即选项仍用文章中的句法结构和大部分词汇,但换关键词,造成意思上的改变;
6.与原句内容相似但过于绝对化。
7.虽是原文信息,但出自非相关出处。
3)正确选项的特点:
1.事实细节题中,一般照抄原文的不是正确答案,而同义替换的是正确选项。
2.排除式题型:问选项中哪一个正确(包括在内)或错误(不包括在内)的题。一般来说,含有一些概括性太强的词(如:only, everything, all, none, must, never, always, too, so, alone, everyone, entirely, absolute, mainly, any, have to, no, very, completely, hardly, the most, no longer等)的选项老师错误的。而含有不肯定词:some, sometimes, certain, someone, more…than,(not)as…as, less等的选项往往正确。
这类题的答案往往在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选项中。
不同题型的做题策略也不同:
态度题的考点及解题方法
考点1:在强肯定后的转折关系是命态度题的重点
考点2:说明文中的优点应判断为下面态度
考点3:在两方观点的文章中,要看有无作者的观点,判断是主观不是客观。
考点4:回归到态度句,注意混合型的观点:I like, but …
(关注作者在相关出处所用形容词的褒贬性质:关注作者所引用对象的身份或立场对比)
推断题的考点及解题方法
干扰项特点:
1.以假乱真,编造信息,不是在文章事实或上下文(句)逻辑基础上进行推理而得出的观点;
2.混淆本末,主次不分:虽然以文章提供的事实或内在逻辑为基础进行推理,但推理过头,概括过度;
3.直接间接不分:文章中明确表达当成推理出来的;
4.因果颠倒:原文的原因变成选项中的结果,或反之;
5.手段与目的颠倒:原文的手段变成了选项中的目的,或反之。
主旨题的考点及解题方法
1.首末段信息,尤其是首末段的首末句。
2.综合性例证的前后,或导入式文章的第二部分。
3.各段落首句相加或各段落主题句相加。
4.首末段的转折连接词后。
5.各题干复现率最高的信息表达。
6.正确选项往往具有概括总结性。
7.过于具体,仅涉及文章一方面的选项常为干扰项。
题目全做完后,最后把选出的答案连起来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存在明显的逻辑不通或相冲突。如果有,及时订正;如果没有,可以做下一篇文章。
其实所谓规律一说也是建立在大量做题的基础上,每做一题就用心总结,当积累到一定阶段就可以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规律。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归纳,用自己的方法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复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