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大新闻学、传播学考研的基本情况
民大新闻和传播学的地位:民大作为位处帝都的985 和211院校,其新闻和传播学一直被称为“小人大”。新闻和传播学在北京各个大学中的竞争力一直很强,这样的一个平台也给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民大初试状况:新闻学和传播学史考一套自主命题的题目,619新闻传播史论和820新闻业务。每科150分,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新闻策划、评论等题目
1.2学费
学硕:8000元/年
专硕:25000元/年
1.3考试科目
民大新闻传播考试科目是619新闻史论和820新闻业务,考试范围基本与统考范围相当包括: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新闻学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采写编评等相关专业。主要考查内容为新闻传播理论和中国新闻史部分。考试内容主要集中于基础知识,同时会侧重考察学生对时下热点和新闻事件的关注和解析。学以致用。养成专业敏感。
1.4 报考录取情况
1.4.1该专业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报录比
民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跟随国家线,
年份 区域 总分 公共课 专业课
2014 A 350 55 80
2015 A 350 55 80
2016 A 355 53 80
录取比为1:9
1.4.2招生专业目录
新闻学招生人数在6-8人(不含推免),传播学招生人数在4-6人(不含推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在15-20人。不分研究方向。
2、参考书目和学习指南
2.1、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新闻史》——方汉奇主编
《世界新闻史》——陈力丹
《全球新闻史》——李彬
《新闻学理论》——杨保军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新闻采访学》——蓝弘文
《电子网络教程》——饶立华等
《圣才新闻考研笔记》(第九版)
《传播学小王子》——孔祥飞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童兵 等
2.2 专业指导
首先,良好的心态是考研成功的必备武器,必须建立强大的信心培养自己的毅力,坚持考研的道路。
其次,民大的新闻传播考研是一个以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为主的考试形式,因此除了大量记忆和背诵之外,还要有对重难点的把握,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再次,死记硬背必然会走很多弯路,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有方法可遵循的,掌握了方法技巧,自然也会事半功倍。
一、非统考专业课命题的总体特征
统考专业课有教育部统一颁发的《考试大纲》,但非统考专业课教育部没有制定相应科目的考试大纲,是不是说非统考专业课的命题就没有可参考的官方权威依据了呢?不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该《指导意见》中对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工作做了非常细致的要求,是我们解析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原则的政策依据。
下面,我们解读其中和考研专业课命题和考试最为相关的内容,以飨考生。
《意见》中指出,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应结合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确定,以进入研究生学习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考查重点,突出考查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考试科目应涵盖三门以上本科阶段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由此可见,非统考专业课的考查范围既涉及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更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考试内容的目的,该《意见》中明确表明是为了“使本学科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获得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成绩”,也就是为了保证研究生选拔的质量。
因而,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为了拉开区分度,试卷结构会按照学科专业特点,设计多种题型、一定比例的题量和不同层级的难度。对考生来说,需要明确知道该科目考试的题型种类、题量比例、各题型做题时间分配比例。此外,更为重要的,从学科知识点上来说,考生更需要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点、重点、难点、高频考点,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如何高效发挥强化课程的指导作用
经过基础阶段专业课的学习,考生应该对考研的基本信息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考生对专业课各科目的原理、公式、概念等学科核心基础知识应该有了一定程度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并且,也已经厘清学科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脉络,建立起了系统、整体性的学科结构和知识框架脉络。换言之,只有考生在趋近或部分超过该水平的状态下,强化课程才能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如何最高效发挥强化课程的指导作用?这就需要考生明确的是,该强化课程、讲义和手头其他复习材料只能作为强化指导材料,核心研读的学习材料依旧是研招单位指定或默认的参考书、真题,只有通过多遍研读教材,结合强化课程的讲授,才能构建起完整的专业课知识体系,透彻理解专业课的内在知识逻辑结构,并在精细研究历年真题之后,对重要的知识点达到理解、记忆、掌握和应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考研强化复习的目的,最终达到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水平和选拔标准。
三、强化课程授课内容与功能概述
承继专业课基础阶段的学习与逻辑,强化课程授课内容从总体上来说,是以历年真题和硕士点内部政策体现出来的专业课命题趋势、特点和考测逻辑为脉络,分级解析学科重点、难点和高频考点,并通过真题和典型题目详解使考生从重难点知识掌握到答题技巧得以全面强化,帮助考生高效构建应试系统框架和提升应试能力。
为达到以上功能,该强化课程首先对目标院校及目标专业的初试科目进行深度解析,梳理出有效复习与考核范围;第二,对考生在强化阶段专业课的复习提供了指导意见,结合公共课的复习状态,从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到学习进程管理,都提出了合理的学习规划方案;第三,通过初试科目各章节知识点深度剖析、重难点总结和典型题练习,梳理出了学科相应的重点、难点、常考知识点,并通过配套练习,帮助考生全面构建、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课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第四,通过对真题的回顾、练习、比较、解析,以及将真题中考察的知识点回归至教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真题的题型结构、题量比例、考查知识点出处、频次、考查知识点难度分级等对考生至关重要的复习备考指导信息。
四、跨专业的考生需要注意:
第一,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新祥旭考研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第二,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第三,研究真题。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第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再赘述。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考研经验
复习时间:从当年的6月开始着手准备比较妥当
复习经验:作为一名三跨考生,在初试复习中应当加入基本知识的巩固,尤其是在复习的最开始阶段,能把基础知识底子打好非常重要。
从专业课史论这一门课来说,我使用了线索索引法,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通过自己的整理弄清复习的基本脉络,在以后的复习中能够事半功倍。并且可以通过关注当年的新闻传播热点,跟随新闻传播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内容。获取一手信息。
作为一名三跨考生,经历过了自己的学习过程,最后得到了403分的成绩,在这里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习经验。
我从6月份确定了我要报考的学校是中央民族大学,关于是否选新闻学还是选传播学我犹豫过,但是幸运的是,民大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初试的复习是同一套题目,所以我想在后来的复习过程中再慢慢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不迟。
我在九月份的时候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感觉到传播学比新闻学的学科内容更加能够吸引我,因此确定了自己要报考的专业是传播学,下面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复习经验。
首先关于参考书的问题,很多同学都在问参考书目,但是民大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但是基本的复习方向是根据人大的新闻传播学书目差不多的,所以我就将中国人民大学(也是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的教材买到,作为我复习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一个跨考的学生,必须在一开始就对学科产生基本的了解,培养兴趣,可以推荐大家去孔夫子网去买这些书,九品的书都是正品并且价格不贵。
七月份以前,我在上课的同时都在看专业课的书,为了有基本的印象和了解。七月份之后,我手里多了《新祥旭中民大传播学考研高分通关宝典》这本书,这本书涵盖了基本全国所有名校开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近年真题,看这本书的真题可以了解到新闻传播学尤其是在新闻史,新闻理论等方面的重点,这样的下一步学习会更加有效率。
专业课的复习我一直坚信“背多分”的选择,新闻史部分民大考的一直偏重基础,并且在历年真题中也有重复的题目,所以在新闻史的复习中一定要注重掌握基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时期报业勃兴发展时期巩固好。新闻理论的学习中我用的是框架学习,首先新闻理论的基本知识比较固定,知识点也比较死,这时候需要分模块把整个新闻理论联系起来,把基本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把需要的知识点提取出来,新闻理论部分还有一些涉及时事热点的部分,这部分的复习我会在后文详细说到。至于传播理论,我建议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作为框架线索,把传播学的按照基本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等部分,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分析,背的速度也会大大提高。
在复习的最后两个月,可以买一本传播学小王子,把整个学习的理论和基础进行一个串联,也能了解到最新的时事热点。同时在平时也应该多在休闲的时候多关注一些新闻传播学公众号,或者考研公众号,新闻媒体公众号,对时事的了解和分析把握的能力一定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提高的。
至于业务方面的复习,重在平时的练习,尤其是新闻评论部分更需要学习写好评论的能力,并且可以找专门的学姐学长帮你批改,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提高。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的就是心态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会无数次产生放弃,烦躁的想法和心理状态,但是你需要明白的是所有人在复习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是实际上考研的过程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没有高考那样硬性的约束,完全靠自觉和自律完成的一次自己的任务,考验的更是心态和毅力。所以一定要始终相信自己能够考上,然后在这个积极正确的心态之下努力复习。屏蔽所有干扰自己目标的信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预祝大家最后都能战胜自己,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考研的整个过程中,心态十分重要,很多人都会产生大概弃考的想法,但是考研的制胜秘诀就是坚持,如若能够一直坚持到最后,不让感性情绪控制甚至严重影响自己的复习脚步,一定能获得胜利。考研的过程也是一个战胜自己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轻言放弃,取得好成绩。
1、民大新闻学、传播学考研的基本情况
民大新闻和传播学的地位:民大作为位处帝都的985 和211院校,其新闻和传播学一直被称为“小人大”。新闻和传播学在北京各个大学中的竞争力一直很强,这样的一个平台也给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民大初试状况:新闻学和传播学史考一套自主命题的题目,619新闻传播史论和820新闻业务。每科150分,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新闻策划、评论等题目
1.2学费
学硕:8000元/年
专硕:25000元/年
1.3考试科目
民大新闻传播考试科目是619新闻史论和820新闻业务,考试范围基本与统考范围相当包括: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新闻学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采写编评等相关专业。主要考查内容为新闻传播理论和中国新闻史部分。考试内容主要集中于基础知识,同时会侧重考察学生对时下热点和新闻事件的关注和解析。学以致用。养成专业敏感。
1.4 报考录取情况
1.4.1该专业近三年录取分数线、报录比
民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跟随国家线,
年份 区域 总分 公共课 专业课
2014 A 350 55 80
2015 A 350 55 80
2016 A 355 53 80
录取比为1:9
1.4.2招生专业目录
新闻学招生人数在6-8人(不含推免),传播学招生人数在4-6人(不含推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在15-20人。不分研究方向。
2、参考书目和学习指南
2.1、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新闻史》——方汉奇主编
《世界新闻史》——陈力丹
《全球新闻史》——李彬
《新闻学理论》——杨保军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新闻采访学》——蓝弘文
《电子网络教程》——饶立华等
《圣才新闻考研笔记》(第九版)
《传播学小王子》——孔祥飞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童兵 等
2.2 专业指导
首先,良好的心态是考研成功的必备武器,必须建立强大的信心培养自己的毅力,坚持考研的道路。
其次,民大的新闻传播考研是一个以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为主的考试形式,因此除了大量记忆和背诵之外,还要有对重难点的把握,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再次,死记硬背必然会走很多弯路,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有方法可遵循的,掌握了方法技巧,自然也会事半功倍。
一、非统考专业课命题的总体特征
统考专业课有教育部统一颁发的《考试大纲》,但非统考专业课教育部没有制定相应科目的考试大纲,是不是说非统考专业课的命题就没有可参考的官方权威依据了呢?不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该《指导意见》中对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工作做了非常细致的要求,是我们解析非统考专业课命题原则的政策依据。
下面,我们解读其中和考研专业课命题和考试最为相关的内容,以飨考生。
《意见》中指出,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应结合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确定,以进入研究生学习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考查重点,突出考查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考试科目应涵盖三门以上本科阶段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由此可见,非统考专业课的考查范围既涉及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更突出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考试内容的目的,该《意见》中明确表明是为了“使本学科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获得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成绩”,也就是为了保证研究生选拔的质量。
因而,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为了拉开区分度,试卷结构会按照学科专业特点,设计多种题型、一定比例的题量和不同层级的难度。对考生来说,需要明确知道该科目考试的题型种类、题量比例、各题型做题时间分配比例。此外,更为重要的,从学科知识点上来说,考生更需要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点、重点、难点、高频考点,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如何高效发挥强化课程的指导作用
经过基础阶段专业课的学习,考生应该对考研的基本信息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考生对专业课各科目的原理、公式、概念等学科核心基础知识应该有了一定程度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并且,也已经厘清学科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脉络,建立起了系统、整体性的学科结构和知识框架脉络。换言之,只有考生在趋近或部分超过该水平的状态下,强化课程才能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如何最高效发挥强化课程的指导作用?这就需要考生明确的是,该强化课程、讲义和手头其他复习材料只能作为强化指导材料,核心研读的学习材料依旧是研招单位指定或默认的参考书、真题,只有通过多遍研读教材,结合强化课程的讲授,才能构建起完整的专业课知识体系,透彻理解专业课的内在知识逻辑结构,并在精细研究历年真题之后,对重要的知识点达到理解、记忆、掌握和应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考研强化复习的目的,最终达到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水平和选拔标准。
三、强化课程授课内容与功能概述
承继专业课基础阶段的学习与逻辑,强化课程授课内容从总体上来说,是以历年真题和硕士点内部政策体现出来的专业课命题趋势、特点和考测逻辑为脉络,分级解析学科重点、难点和高频考点,并通过真题和典型题目详解使考生从重难点知识掌握到答题技巧得以全面强化,帮助考生高效构建应试系统框架和提升应试能力。
为达到以上功能,该强化课程首先对目标院校及目标专业的初试科目进行深度解析,梳理出有效复习与考核范围;第二,对考生在强化阶段专业课的复习提供了指导意见,结合公共课的复习状态,从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到学习进程管理,都提出了合理的学习规划方案;第三,通过初试科目各章节知识点深度剖析、重难点总结和典型题练习,梳理出了学科相应的重点、难点、常考知识点,并通过配套练习,帮助考生全面构建、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课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第四,通过对真题的回顾、练习、比较、解析,以及将真题中考察的知识点回归至教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真题的题型结构、题量比例、考查知识点出处、频次、考查知识点难度分级等对考生至关重要的复习备考指导信息。
四、跨专业的考生需要注意:
第一,基础课不能偏废。前面说了,基础课要有一定把握,才可能跨专业考研,否则到关键时刻就会感到分身乏术。在主攻专业课时,基础课一天都不能停。可以用早晨、吃午饭前、吃晚饭前以及睡觉前的时间去复习英语:阅读、单词、听力,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每天坚持,就是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都足够英语的复习准备。政治也一样,最好报一个新祥旭考研秋季班,几个月上下来,有老师领着复习,比自己摸索更有效率,大致的知识脉络也会清晰起来了。请相信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学的这门课,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要在心里培养对它的兴趣,一讨厌它、搁置一段日子,一切都晚了;反过来,每天花两个小时,只要坚持,就会既轻松又有成就感。
跨专业考生往往把一腔热情放在专业课上,有意无意地就偏废了基础课,等发觉时间紧迫的时候,回头一看基础课落下一大截,这会大大影响后面冲刺和考试的信心。
第二,专业课复习。11月份报名之前一定要把专业书踏踏实实至少细读一遍。这一遍不要欺骗自己,质量至上,一定要全部弄通弄懂。这样在后面的两个月才会更有底。
笔记一定要做。当11月报名时间来临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讨论起复习进度。那时候本专业考生和别的跨专业考生所做的准备和进度会让你大惊失色——有那么多人准备得那么好!本来就对不熟悉的专业容易产生的“心虚”这个时候会更加强烈,那么回过头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只有实实在在密密麻麻的几本笔记会成为自己的强心剂,数数看,几本笔记,七八万字是少不了的。加上政治英语,你会为自己所做的上10万字的笔记而惊讶的。这是积聚信心、抬头挺胸的重要来源。
第三,研究真题。尽可能地多找一些这几个可选学校可选专业的历年试题,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经过这一步,学校和细分专业几乎都能定下来了。
这一阶段什么时候进行呢?越早越好。我们不提倡把战线拉得太长,真正有效的复习从4月到次年1月足矣;然而跨专业不同,需要“酝酿”。可以不用过早开始真正的复习,但至少要比别人早两个月到半年开始寻找学校、涉猎与新专业相关的期刊、书籍、寻找对于新专业的亲近感和对于新学校新未来的向往感——这是真正复习开始的前站,用这段时间弥补跨专业的不足,在真正的战役打响时,我们将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第四、全力复习:坚持到底,毫不畏惧
首先,研究历年试题,自己划重点。历年试题非常非常重要,报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学校相关专业的历年试题弄到手。这需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自己能下载的下载,能买到的去买,最后一招:求助师兄师姐。这时提出的请求也一样要尽可能明确。有一个女生,考某大学某专业,通过同学的同学的姐姐,找到一位师姐,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们学校图书馆五楼的阅览室有历年试题的专柜,可以借出来复印。请帮忙复印某年到某年某专业的……”该师姐大惊:“我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这个女生慢慢说来,怎么从网上找到该学校专栏讨论、怎么了解到的,师姐大开眼界,兴趣高涨,帮她把相关专业能找到的试题全都复印一通寄去。
接下来就是更仔细地研究试题。只需要一个晚上时间,把历年试题全都摆在桌面,总结规律和重点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等。借此可以划出下一步复习的重点(甚至是考试的重点),不再一律通读,而是有头脑的、有目标的复习。不要怕系内老师改朝换代,再改也有一脉相承的科研风格,掌握了大体,以不变应万变。划完重点,一股“运筹帷幄”的气势油然而生,趁着这股气势,投入到更深入的复习中去,一定事半功倍。
第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再赘述。
总之,对于勇敢的跨专业考研人,继续用韧性和信心,在开学前调养好身心,并不放弃不断学习的好习惯,为进入一个新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都是必要的。相信这样贯穿始终的准备,一定会迎来新的局面,实现挑战人生充实自己的梦想。对生活认真,生活也会认真地回报你。要相信,要坚持。
考研经验
复习时间:从当年的6月开始着手准备比较妥当
复习经验:作为一名三跨考生,在初试复习中应当加入基本知识的巩固,尤其是在复习的最开始阶段,能把基础知识底子打好非常重要。
从专业课史论这一门课来说,我使用了线索索引法,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通过自己的整理弄清复习的基本脉络,在以后的复习中能够事半功倍。并且可以通过关注当年的新闻传播热点,跟随新闻传播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内容。获取一手信息。
作为一名三跨考生,经历过了自己的学习过程,最后得到了403分的成绩,在这里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复习经验。
我从6月份确定了我要报考的学校是中央民族大学,关于是否选新闻学还是选传播学我犹豫过,但是幸运的是,民大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初试的复习是同一套题目,所以我想在后来的复习过程中再慢慢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不迟。
我在九月份的时候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感觉到传播学比新闻学的学科内容更加能够吸引我,因此确定了自己要报考的专业是传播学,下面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复习经验。
首先关于参考书的问题,很多同学都在问参考书目,但是民大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但是基本的复习方向是根据人大的新闻传播学书目差不多的,所以我就将中国人民大学(也是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新闻传播学的教材买到,作为我复习的第一手资料,作为一个跨考的学生,必须在一开始就对学科产生基本的了解,培养兴趣,可以推荐大家去孔夫子网去买这些书,九品的书都是正品并且价格不贵。
七月份以前,我在上课的同时都在看专业课的书,为了有基本的印象和了解。七月份之后,我手里多了《新祥旭中民大传播学考研高分通关宝典》这本书,这本书涵盖了基本全国所有名校开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近年真题,看这本书的真题可以了解到新闻传播学尤其是在新闻史,新闻理论等方面的重点,这样的下一步学习会更加有效率。
专业课的复习我一直坚信“背多分”的选择,新闻史部分民大考的一直偏重基础,并且在历年真题中也有重复的题目,所以在新闻史的复习中一定要注重掌握基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时期报业勃兴发展时期巩固好。新闻理论的学习中我用的是框架学习,首先新闻理论的基本知识比较固定,知识点也比较死,这时候需要分模块把整个新闻理论联系起来,把基本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把需要的知识点提取出来,新闻理论部分还有一些涉及时事热点的部分,这部分的复习我会在后文详细说到。至于传播理论,我建议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作为框架线索,把传播学的按照基本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等部分,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分析,背的速度也会大大提高。
在复习的最后两个月,可以买一本传播学小王子,把整个学习的理论和基础进行一个串联,也能了解到最新的时事热点。同时在平时也应该多在休闲的时候多关注一些新闻传播学公众号,或者考研公众号,新闻媒体公众号,对时事的了解和分析把握的能力一定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提高的。
至于业务方面的复习,重在平时的练习,尤其是新闻评论部分更需要学习写好评论的能力,并且可以找专门的学姐学长帮你批改,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提高。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的就是心态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会无数次产生放弃,烦躁的想法和心理状态,但是你需要明白的是所有人在复习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是实际上考研的过程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没有高考那样硬性的约束,完全靠自觉和自律完成的一次自己的任务,考验的更是心态和毅力。所以一定要始终相信自己能够考上,然后在这个积极正确的心态之下努力复习。屏蔽所有干扰自己目标的信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预祝大家最后都能战胜自己,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考研的整个过程中,心态十分重要,很多人都会产生大概弃考的想法,但是考研的制胜秘诀就是坚持,如若能够一直坚持到最后,不让感性情绪控制甚至严重影响自己的复习脚步,一定能获得胜利。考研的过程也是一个战胜自己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轻言放弃,取得好成绩。
《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
一对一辅导(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45课时常规+全套资料
60课时两科保线+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90课时两科保分(240分+)+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全科一对一辅导160课时(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咨询老师: 新祥旭考研---邓老师
手机/微信:13366254592 咨询QQ;3364342286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