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院校&专业:中国人民大学税务专硕
初试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二、396经济类联考、433税务专业基础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选择该院校该专业考研的原因及考虑到的因素。
本科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所以考研的选择范围比较窄,基本上在专业领域只有清北人复强于本科院校,清华不招收税务专业统考生,北大统考名额只有两个风险太大,复旦专硕的学费好贵且不提供住宿需要自己租房,所以最后综合考虑只能选择人大了,而且人大在北京的相关行业领域认可度也比较高,应用经济学科评估A+(仅有的两所A+学科院校为人大和中财)。
(2)该院校该专业考研报录情况介绍、考研难度分析。
人大初试分数线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但是个人认为这和人大专业课给分较为宽松也有关系,另一方面人大的433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内容十分规整,130+的分数只要认真背了都可以拿到。当然北京老旱区的英语和政治还是要格外下一番功夫,在专业课分差较小的情况下,英语政治就至关重要了。
二、初试经验。
数学:
1. 四月中下旬朱杰网课+讲义高数基础部分结束,核心笔记+800题高数部分开始;
2. 五月前半月开始结合讲义听线代基础网课,同时继续做核心笔记+800题高数部分(尽量在五月中旬结束),五月后半月结合核心笔记巩固线代部分;
3. 六月前半月结合讲义开始听概率论基础网课,同时开始做800题线代部分,六月后半月结合核心笔记巩固概率论,并完成800题线代部分;(六月脱产复习任务会重一点)
4. 七月前半月完成800题概率论部分,尽量在七月中旬将核心笔记、基础班网课+讲义、800题全部完成,七月下旬从头开始将之前的错题翻一翻巩固一遍;
5. 八月份进入网课强化班将之前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串联,查漏补缺,这个阶段不建议大量刷题(强化班配套讲义要完成),以加深思维印象构建知识体系框架为主,必要时可自己在白纸上简单默写框架知识;
6. 九月正式进入刷题阶段,396数学部分要以满分为目标,提高正确率,九月主要以之前年度真题为主保持每周3套的练习量,数学留近两年真题在考前模拟;
7. 十月开始做张宇优题库进行拔高,每天不需要做太多,这个时候的学习重心放在其他科目上更多,高数、线代、概率论各做1-2页即可,保持手熟,在10月将整本书完成,优题库有15%左右的难题。过于难的可以暂时放过回头再看;
8. 十一月市面上的各家模拟题陆续出版,张宇最后四套卷、陈剑赵鑫全冲刺10套卷以及预测四套卷、挑灯成硕(原王诚)预测8套卷等,这些建议都买来做一下,十二月中旬做完即可;
9. 考前半个月数学占用的时间就很少了(数学压力在前几个月),主要精力集中在政治和专业课的背诵上,用之前留的真题进行两次模拟,记得掐时间并且打分(写作可以找人批改一下),之后如果有时间再看看之前模拟题的错题就可以了。
逻辑:
1. 逻辑在八月份之前随缘听课就可以,不建议现在开始大规模做题,可以在学其他科累了的时候听听网课,注意搭配讲义例题加深理解,但是在七月底一定要把所有的网课和讲义例题吃透;
2. 八月份开始购入赵鑫全经济类联考逻辑高分精练1000题,里面有专项进阶手册和模拟试题两本书(这两本书题量很大,个人认为不需要再买其他的了),每天做20题左右即可,但是要进阶手册和模拟试题间隔着做,今天做进阶第二天就做模拟,一直做到十月底差不多把这两本书做完,逻辑重点是手熟,两天不做就生了,所以中间不要间断,20道题大概也就20分钟左右做完(注意掐时间,切忌在模拟过程中有长思习惯);
3. 八月到十月之间要除了跟着数学做396真题之外,逻辑还需要做199管综真题;
4. 从十一月到考前的时间类比数学的节奏就可以,因为模拟卷子都是套题,可以数学逻辑一起做。
写作:
1. 十月中旬之前不需要看写作的内容,性价比太低,也不太建议听课;
2. 十月中旬购入王诚或者赵鑫全的写作分册,根据其中的范文和讲解提炼套路框架,尤其是论证有效性分析,之后可以自己写两篇试试水;
3. 十一月所有模拟题的写作都不用做,没有太大价值,一般写作分册上有真题题目,大小作文各认真自己写五篇即可,之后自己根据答案做批改,主要是看小作文有没有漏掉逻辑漏洞;
4. 十二月至考前大小作文认真写之前留下的两套真题,在计时模拟中完成,不用写很多篇,把这两篇精写静修了就够了,建议写完找人批改一下。
政治:
1. 八月份之前都不建议看政治,看了会忘,浪费时间;
2. 八月开始结合徐涛的核心考案黄皮书看他的强化班网课,也只需要看强化班,学累了随缘看就行,但是要在十月中旬看完所有的课程和核心考案,期间要配合肖秀荣的1000题强化印象加深理解,其中的易错题建议单独整理出来方便考前集中背诵,这对客观题正确率很重要(个人感觉如果是二战政治准备轻松很多,只做1000题就可以,这部分仅作参考);
3. 十一月开始做肖八即可,只做选择题,同样要把客观题的要点整理下来,主观题不用看;
4. 十二月拿到肖四立刻开始做,客观题重点整理,主观题不用做直接背答案就行,早一点背尽量背熟,后面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些机构总结的套话。
英语:
1. 英语本身就是慢功夫,从四月到十一月把考研单词过两遍,真题(不含作文)除了英二近三年的真题之外刷三遍,第一遍做题加熟悉单词,第二遍注意长难句的理解,锻炼长句拆分能力,第三遍通览文章,提高全文的把控能力,发掘出题的设问规律;
2. 英语作文建议从11月开始,用一个月参考市面上的模板以及真题总结提炼出自己的模板,包括小作文各种信体格式和大作文各种图表的描述方式,不要完全背诵套用,容易低分;
3. 十二月开始计时模拟,做最后三套真题(包括作文),同时在考前把核心单词再过一遍。
税法:
1. 税法在专业课中占比极大(80分),内容多且杂,在七月底之前要跟着刘颖结合轻一把东奥的网课看完,同时轻一(包括每一章的题)也要完整过一遍(增值税的出口退税部分不用看,人大不考);
2. 从八月开始自己重新过一遍轻一,第二遍重点是自己构建知识框架,建议落到纸面上形成思维导图,方便做第三遍的复习巩固,第二遍在十月底完成;
3. 十一月仅看思维导图回忆知识体系完成第三遍复习,有遇到忘记的再回去看,同时结合轻四进行训练;
4. 十二月完成轻四并归纳错题,这段时间重点看计算题(企税、个税、消费税、增值税)的计算逻辑,不要苛求太过零碎的知识点。
税收学+税收征管+国际税收:
1. 从九月中旬开始看A+的资料,这一遍不用背,重点是理解其中的含义,总结整理出需要背诵的知识点(资料里有标注重要程度);
2. 十月中旬正式进入系统背诵阶段,循环背诵巩固记忆,一直背到考试的前一分钟,人大出题都很规整,背了就是满分,建议背诵时整理口诀,划分结构,不要大段背诵。大家如果专业课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
三、复试经验。
(1)复试形式
线上面试,初复试占比6:4,无笔试,20 年第一次采取线上提交笔试答案的模式,在规定的时间作答后又在规定的时间拍照将答案提交到相应的邮箱,这一个过程会带来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因为网络问题没能按时提交后续如何处理,是否会影响公平性?且整个学院包括金融、保险专业,复试办法都一样,全部都采取笔试,工作量大。同时 21 年也取消了笔试,改为全面试。
(2)复试高分经验(总结下来就是:储备+心态+模拟)
①前期准备:
1.简历:一份“针对考研复试”的精美简历。
2.信息关注:关注人大研招网动态,按时缴费、提交人大要求的各类复试审核资料。
3.硬件条件:复试设备、安静的复试环境、流畅的网络、提前下载好的 app、双机位制除笔记本电脑自带摄像头外,还需准备 1 个摄像头。(建议发布线上复试通知后购买,任意一样出问题,首先网上报到那天就很麻烦,更别说真正复试那天 )
②专业知识储备
这部分占 150 分(150/350),主要是回答抽签抽中的问题以及老师的抽问
1.重中之重:收集整理各年复试真题回忆版,吃透真题。
2.复习重点
I.财政学:记忆全书所有课后考点(包括初试部分),不用像初试一样背的很多很全,记住相关定义及要点即可。最重要的是有条理的表达,在备考的时候多开口说。(一般一个考点 300+字很正常,如果像背书一样回答,很容易显得死板。而且书面语言和口语表达差异很大,紧张的情况下想不起来或者结巴)。
II.国际税收:由于初试有一定基础,按照初试准备即可,在这个学期上了朱青老师的课后发现,答国际税收部分事实上有一定的逻辑和思路。
III.税法:总论部分很关键,其次四大税种考点需要在考前回顾。
IV.会计:重要性低于前面的部分,关键在第一章和记熟历年真题。
③综合素质方面
这部分占 100 分(100/350),可以说贯穿整个面试过程
1.对个人家庭、家乡的一些提问(这部分在聊天过程中,偶尔会有一些所谓“眼缘”的玄学)
2.简历及针对简历的提问
2.礼貌大方的谈吐、整洁的妆发
3.积极的心态:不要老师问什么答什么,答不出来就一直说不好意思。可以试着回答:不好意思老师,这个问题我有点忘了,但是。。。(一些和这个问题相关的点)。让老师觉得你有在认真思考,不会让场面过于尴尬。
4.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的能力。
5.科研能力的体现,这里不是说你参加什么了科研项目、大小创,而是有没有真正的在关注税收这个领域。建议多掌握一些税收热点知识,关注人大财税研究所公众号,闲暇时间读一读,读完用一小段话总结这篇文章的要点,整理在一个地方,考前看看加深印象。
④英语准备
这部分占 100 分(100/350)
如果说专业部分充满了随机性、那英语抽题面试更是随机的随机。而且也是大部分同学的最没底气的一 par。这里提供通用的思路:首先还是熟悉历年真题。再把税收专业基础词汇、常见短语背下来, 然后尽量尝试能组成一句话。再自己列个问题清单,每天开口说,自问自答。克服心态上的紧张,然后试着形成自己的回答套路,尤其是一些废话和非专业的常见口语套话(类似:OK, thanks for your question. In my opinion,…….that’s my view on this question, thank you.) 还是很重要的,如果针对材料追问能满足比较流利的说 1 分半钟左右这样,分基本都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