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身背景
帖主本人本科毕业于政法类一本提前批,英专生,大学英语六级裸考580+飘过,专业英语四级88,专业英语八级79,在校期间绩点保持在3.68-3.7,系三好学生,通过中国人事部考试CATTI口译及笔译三级,雅思首考总分8分(8.5/8/7/7.5),二外日语自学通过N2(150/180),另外还考了剑桥商务英语BEC高级(196分),参加语言类赛事奖项很少,大二报名了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阅读赛,最终获得北京赛区三等奖(帖主看来是安慰奖)。大学四年在校期间状态比较混沌,当时还没有特别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学业规划,大三下结束还在参加国外的夏令营(实际更类似于旅游吃喝),回校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慌慌张张地开始随大流准备考研,第一次报考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口译专业,有做过功课的学弟学妹们可能知道,UIBE英语翻译教学排名在国内很靠前,而且口译方向后期通过选拔还会有一个欧盟会议口译班,专门由欧盟译员指导授课的,虽然名为211,但过去几年报考人数和录取率充分显示贸大还是比较“绞肉机”的,如果口笔译基础不扎实、运用不灵活,那结果极可能变成分母,帖主本人一战就是这个分母大军中的一员,初试成绩376,无缘复试,并且事前毫无调剂方面的准备,导致出分后及其被动,最终选择二战。二战成功以初试400+分,综合排名第三的成绩叩开了研究生的大门,现在看来还有些感慨。
二、择校考量
一战放弃调剂时简直心如死灰,当时对自身价值产生极大的怀疑,有一段时间甚至连做尝试的勇气都没有。现在想起来,一战失利其实算是帖主本人人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坎坷,以前在家庭温室的保护下,心气过高,做事风格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过线大吉”,未曾想过最简单的一点:校内的通过性考试和校外的选拔性考试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注重知识传授的均等性,导师绝不会因为你没有达到优秀就为难你,都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大家都顺利毕业;后者突出知识掌握的差异性,尤其是研究生考试这种一锤定音的类型,许多人半年甚至一年的努力都只为了在这场比赛中不断积攒一开始可能微弱的优势,并在最后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除了性质不同外,考研还有一定的投机因素,这也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文科专业其实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地区>学校>专业”,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但帖主认为结合以后就业发展以及社交视野等多方面因素考量,一线城市一些比较好的院校,其下开设的翻译专业就相当具有考虑意义。一些学弟学妹可能还会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读研和就业是两码事,暂时还不想正式踏入职场,感受社会的鞭笞,那我就躲在读研的保护伞下,能逃掉初一,就势必要拖到十五。帖主说句心里话:除非家里条件优渥,保证你随时可以在一流企业、机构、机关单位入职的,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还是要抛弃无谓的幻想和自尊心,该落实一定要落实,做每一步打算前,要结合下一步来考量,这样才不会陷入过分被动的绝望境地。
回到择校,帖主本人来自于nuclear family,从小在广东的二线城市定居,父母属于双职工,曾经有过一段经济压力比较大的时期,帖主本人自认是半吊子的小镇做题家,为生活所驱使才调动起不多的觉悟和干劲再闯一次考研的独木桥。GAP的一年里,帖主有机会在一个相对隔绝的环境中认真审视自身情况,并且冷静做出了各方面因素的考量。归结下来就是几个问题:我要在哪里发展?我还能否接受再战的成本?口笔译如何对接考公/考编/企业用人需求?我的答案是:我会在南方沿海地区发展,决不三战,MTI对接体制其实不需要太过严格的口译笔译划分。综合以下,我需要的其实是一张比本科文凭更具说服力和信用背书的平台,因此我要选的是考试选拔竞争力不会过于大,但是相对而言值得一试的院校。这么说来,暨南大学就成为了最优解。
三、初始备考
暨大近年的初试划线在375-385之间波动,题主最初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380,一定要进入复试线,MTI初试科目是 101思想政治理论、211翻译硕士英语、357 英语翻译基础、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帖主根据自身优弱势科目以及暨大往年评分区间,粗略分配了一下:政治 70,翻英 80,翻译基础 115,汉语百科 115。这个分值目标不是绝对的,后续结合复习进度还会再做调整。
1. 政治(满分100):吸取一战死磕肖四肖八一家的教训,二战时帖主决定集多家之长--打基础用徐老师的黄皮书套装,强化提升听技巧(可以根据自己对于马原/毛中特/思修/时政模块的掌握度分块侧重),冲刺阶段回到肖爷爷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虽然说22年的政治卷子出来大家都有一种被出题组反命题的错愕,但这也确实证明肖老师在考研政治业内的权威性。
2. 翻英(满分100):暨大英语试题构成比较传统--语法词汇选择,阅读,写作,材料大多取自CATTI三/二笔综合、专八阅读,写作也是传统论述题,二战时帖主除了购买韩刚的“译点通”系列和暨大往年真题(某宝有售)外,还回收利用了一战的翻硕黄皮书练习,将题型设置相仿的一些院校真题抠下来做拓展训练,针对性比题海战术更有效。
3. 翻译(满分150):暨大的翻译题也比较单一--词条+英译中+中译英各一篇,篇章字数不会很长,基本相当于三级笔译的量,历年词条考察都偏向于文化历史类,对政经社媒用词也有考察,但不算频繁,一般在20-30个左右(22年有点反常,一共只考了5个),帖主也是对应在翻硕黄皮书上进行侧重练习,要形成并且保持对应问题的语感和文感,这样翻出来的译文才能对味。帖主后面四个月是脱产备考,为了查漏补缺,也跟着武峰(Brother Five)的笔译进行译后批改反思,效果还不错。
4. 百科(满分150):暨大百科的方向与翻译大体类似,偏常识类、有体育内容考察、古文经典文化艺术地理都来一点,总结下来就是不太按常规出牌,尤其是10-14年的选择,冷门到让你怀疑人生(22年也很奇葩,英翻考生卷子里混入了日翻考生的选择题),好在词条解释题设置比较友好,都是文学/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常见词条;小作文通常是新闻社评,比较好把握;大作文这一块也比较悬乎,整体上是往哲学(人生意义追求)这一块命题的,难点在于题干总来点古文名言,让考生来揣摩含义,同时还要在有限时间里写出逻辑连贯的论述文,对时间把握要求比较高。帖主二战时复习思路也是集中练本志愿真题(近10年,尤其注重近5年)+翻硕黄皮书风格相似院校真题+选择题拓展,滚动复习。
四、结束词
查分前帖主有一个星期失眠,毕竟成败在此一举,成绩出来时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因为自己估分时态度还是相对消极,总分400+分,初试排名第四,政治78,翻英88,翻译基础125,百科113,也算是对过去全身心备考的肯定。希望有意报考暨大的学弟学妹继续加油、勇往直前,如果帖主这篇分享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或者灵感就最好不过,一年伏案其实不过眨眼,华侨第一学府的大门将在明年为你们敞开!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