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对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因此考生应该冷静、明确的评估自己的实力,根据自身实力选择经济学专业和院校。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考经济学呢?
(1)检查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1、数学基础
经济学考研要考政治、英语、数学三、专业课共四门课程,其中数三和专业课是广大考生必须注意的,尤其是跨专业的考生。
经济学专业课程中,很多,或者说大部分的题目都需要借助数学公式和原理来分析,因此良好的数学基础不仅是攻克考研公共课的途径,也是取得专业课高分的条件。
跨专业考生,尤其是文科类考生,很多文科类考生,在选择经济学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数学基础。或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者可以适当报考研数学辅导班帮助自己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达到巩固基础、强化复习点的效果。
2、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研经济学专业课不仅需要数学的分析能力,由于主观题的存在,还对考生提出了很高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文科类考生的优势,也是理工类考生的弱项。理工科考生虽然在数学上占了上风,但是由于长期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导致表达能力浅,"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话到不出来"的情况发生。
自身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是经济学考研学子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但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如果存在问题,推荐大家可以好好看一下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上面的表达就比较清晰,还比较容易理解,可以借鉴和参考。
(2)是否对经济学有强烈的兴趣爱好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评估自身实力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析。经济学不像历史学,有故事,不像汉语言,可卖弄,在研究过程中,围绕的总是经济模型,尤其是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因为侧重于理论,因此会比较单调和枯燥。
选择院校和专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结合自己的人生规划就更加完美。下面专家将为同学们说说从哪些方面来选择经济学专业和院校。
一、合理看待"名校情结",忌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和热门学校
由于中国入世和中外贸易的发展,经济学越来越成为广大考研学子追求的热点。但是要注意的是很多热门专业不是因为社会的需求大产生的,通常情况下,都是广大考生盲目跟风的结果。如果这种盲目性增大,那么热门专业读研之后,可能会带来冷就业的后果。专业选择还是以兴趣为主,结合自身的人生规划为佳。
"名校情结",是考生在报考学校时,对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种带有强烈偏爱的主观意愿和报考倾向,这种倾向甚至会持续影响考生的报考选择。
从心理机制来看,考生"名校情结"的背后是高成就动机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名校情结"背后的高成就动机会给考生带来高心理压力。因此考生在选择院校的过程中要合理看待利弊,不可盲目追求名校。选择院校的一系列指标:
1、专业设置
选择院校必须和专业挂钩,因此,专业设置的强弱程度是第一要考虑的要素。如果考生对国民经济学感兴趣,那么就可以查找国民经济学专业分布的考研院校,针对各个院校的实力做一个排名,作为其中的一个参考。
2、师资
师资力量决定考生在读研期间能够得到的指导和最后的学术成果,因此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考生在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查找院校的相关导师、导师的学术成果等内容,也可以到听取目标院校研究生的介绍,或到考研论坛上和网友交流。
3、地缘因素
所谓地缘因素,就是目标院校所在的城市。相信很大一部分考生最后的就业环境都和自己所在院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地缘因素成为了选择院校的一个重要指标。目标院校所在城市经济和科技比较发达,会带给经济学研究生更快速的信息流通和更多的实习和就业岗位,这对学术研究和就业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适当考虑就业前景
考研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就业,因此,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要结合专业的就业前景。
经济学专业因为分为理论和就业两类,因此就业前景也不尽相同。理论经济学各专业一般都在院校和政府部门做研究,应用经济学各专业一般在商界活动居多,银行、证券、投资领域比较多见。考研学子在选择了经济学专业之后,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对专业的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即使没有选择专业,也可以把专业和院校一起进行参考,做出选择。
如果要做理论研究,或者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选择大都市中的院校。当然,我们不排除很多中部地区的很多院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像武汉大学、中南财经、西南财大也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个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