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研成功上岸经验分享
一、前言
本文主要是介绍个人的考研过程的基本情况和一些感想,可以让大家对考研的过程、难度有一个参考和更直观的了解。我在考研前期,也对考研没有太多的了解,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经过这个过程,中间面对一些挫折或者突发事件或者学习知识时是怎么应对的,但找遍网上类似的东西实在不多,便想着写个稍微与众不同点的东西。因此这里面没啥学习方法推荐或者技巧总结,因为这些很多人做的比我好也都分享过,网上那么一搜就能搜到。
二、个人基本情况
我本科是四川大学通信工程专业。首先说个人资质,非常客观地评价,属于中等水平,很差倒不至于,毕竟也考上了川大,但真的不好。我在高中三年大大小小所有考试中,只有两次考进过全班前十(全班好像60个人左右吧),有一次还是瞟了几眼同桌的答案,我个人感觉非常努力了但水平也就如此。高考也是玩的比较好的朋友考的学校都比我好,比如清华、中科大、北航等。大学期间:基本上就是混日子过来的。大一的时候还有点进取心,想过加学生会、社团、参加活动和比赛等,但都做了一点点,没有啥成就。成绩大一的时候排20/50左右吧,那个时候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不知道也没想过大学生活该怎样度过,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大二大三更差就不提了。各科基础情况如下:
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这大家应该差不多,这种文科性质的课没听过也没背过,期末考试前突击一下。但是吧,我自我感觉人文素养在工科生中还是可以的。闲着没事也看看历史趣闻、关心国际局势、也在知乎上经常对着一些问题思考人文社会道德法律乱七八糟的东西,思想还是有点点深邃的好吧。当然这些东西对考试没啥帮助,只能说对考研政治没有反感。
考研英语基础:高考英语130多,不高不低普普通通。大学之后没学过英语,没背过单词,有英语课但几乎没听过。四、六级都是400多裸考一遍低分飘过,后来又报考了六级但太懒了不想考,大学英语更是年年70多。
考研数学基础:数学稍微有一点点基础吧,看我期末考试成绩的话,高数和概率论是80多,线代70多,但是这分数水的很。学数学课,几乎从来没做过课后老师留的作业(其实大学所有课都是这样…),作业抄别人的,然后会有小测、期中考试,监管不严格的话就和朋友们商量怎么做,然后期末考试前一周突击一下。高数有点点基础,毕竟微积分的基本概念还是有的,积分的基本操作还是有的。但什么格林公式、斯托克斯公式、几种积分的关系等学的时候就完全没弄明白。线性代数几乎零基础了,啥都忘了。概率论有一点点基础;
专业课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虽然学过C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课,但代码量几乎为零,什么课程设计都是抄的,一句话都没在电脑上编写过。考研前用C语言写个hello world都写不出来,因为printf语句不会用,即便是现在考完研了,几种printf用法还是不会。复试之前在leetcode上刷题,才发现for循环小括号里面是用分号隔开的,我是真菜啊。在学数据结构时,结构体的定义、函数的参数、指针、链表的定义学了好久,这就是考研前的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更别提,学完了线程进程都还不知道,因为当时天天翘课准备考研的东西。学计网的时候正值疫情爆发,一学期都是在家学网课,每天早上起不来不想学,计网期末71分是我所有大学课程的最低分。
三、考研过程
(一)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由于我本科是通信工程,考研之初也没想过跨考计算机。当时首先想着考个北邮或者东南,因为它们的通信工程专业很厉害嘛,但其实我对通信工程没有任何兴趣,专业课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等学的我非常难受,当然我基本也没学。但当时不了解跨考的情况,是个小白,对考研的认知还在研究学硕和专硕区别的那种水平,然后也担心自己没计算机基础和项目,复试该怎么办,因此虽有一点点学计算机的想法,但不太了解考研,只有个复试可能会有劣势的认知。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个同样考研的朋友聊到考研的事,直到他准备跨考计算机,后来我就使劲查阅计算机跨考考研的各种信息和经验贴,感觉好像确实没有那么难。
然后了解到软微、科软这俩计算机考研几乎最火的学院。当时想着我草,计算机考研感觉比通信考研都要机会更多更简单,考研通信可从来没想过考华五啊,考计算机的话好像尽最大努力说不定能考个中科大呢。而软微是北大的,当时也没敢把目标想的这么高。因此在初期目标就是中科大或者复旦,和家人打电话聊考研的时候就想着考个华五学校那该多好多牛啊。
后来机缘巧合在软微考研群看的信息多了,对软微有了更多的了解,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每年上岸的人的本科学校和我川大相比整体也就一个水平,那我也可以考虑一下软微。况且软微在2021年及之前是自命题,这种自命题的专业往往知道的人少,了解其专业课特点和难度的人更少,存在抄底的可能。当时也全程关注着2021届软微考研人的初试分和复试过程,更是在群里见到一个本科好像是双非的学长发QQ空间庆祝它们宿舍三个人都上岸软微。当时就很震撼啊,感想很多,感觉自己本科985为啥就考不上呢,再加上其它一些信息和思考,最终初步决定考研北大软微!那时候很激动很兴奋,有时候睡不着脑子里想着有一天考上北大了,朋友群应该怎么怎么发庆祝、未来的人生该会多么美好。当然如今考上后内心很平静,可能激动和兴奋在前就消耗殆尽了吧。
很不幸的是,后来软微宣布改考408,其实对我没啥影响,据说群里有些人把自命题的课本都看好久了,但我进度慢,一直学的书本也就浅浅看过一遍。对我学习没影响,但北大改考408立刻传开到各个考研群,很多考计算机的都想过来凑凑热闹,造成软微的热度特别高。开始我想着无所谓,我就报软微,看看谁卷死谁,软微群每天各种发奇怪的语言文字整活,热闹的很,我也没太动摇。但后来真的怂了。群里偶尔看到个北航的水群,知乎上看到复旦本科的准备考软微,B站都能看到考软微的,真的无语。报考开始后我报的软微,但后来心烦意乱,退缩了,立马去看看其它华五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考虑了一下上交的专硕和北大工学院。但上交专硕我了解的信息也不太多,北大工学院的计算机和正宗的计算机还是有些区别,一番思考后都放弃了。那该怎么办呢,我决定使用博弈论原理,赌一把,北大信工2021复试线374分挺炸的,招的人也不多,知道的人也不多。那我赌大家肯定看到去年的复试线那么高都吓跑了,今年应该会冷。究竟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但还是赌一把。深圳虽然不像软微那样在北京,能经常去北大主校区有更多的北大认同感,但学硕学费三年也能便宜很多钱,还算划算。于是报名结束前几天改考了北大信工。
从结果来看,我的选择不算最优的,但也很不错了。软微和信工复试线都是350,但软微初始复试7:3,而信工6:4,并且信工复录比应该有1.4,多少有点离谱。报考软微的话肯定会更稳。不过北大工学院的分数低得更是离谱哇。
(二)考研初试复习
学习时间:我考研起步还算早,前一年的10月中旬开始吧(当然比不上考研群里一些大一大二就加群了解信息的人,不得不说见识远大,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应该连研究生是啥都不太清楚)。刚开始不算努力,就每天学一点。寒假回家后一丁点都没学,因为我这人自制力在家里比较差(在学校其实很好),从小到大回到家就没想过学习。开学后就继续学呀学,比较认真努力也没松懈,但不幸的是脖子突然就特别特别痛,后开检查是颈椎曲度变直,反正很难受,为此休息了一个月,休息期间就打打王者荣耀,天天躺床上玩手机。我属于要么使劲学、要么使劲玩,在这期间没学过一丁点东西。躺床一个月后虽没完全好(这就不可能完全好),不得不学习,要不然还考个屁。只不过作息更加合理,买了个能支撑书的,这样脖子在学习期间不用太弯曲,中午午休、晚饭吃完躺床上休息会再去学习,这样还能一直以较为好的状态学习。再后来,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快来了,毕业实习也来了(学什么基站的基本东西,老师滑的很,实习也水的很,但也不能完全翘课去自习)。期末考试之前还有各种实验,去实验室签到、分组做实验写实验报告,这也翘不了,无奈只能连续一个月停止学习,做做实验、听点毕业实习讲课,然后期末考试前一周再使劲临时突击各科目,从零学习,为的是期末考试能及格。在这之后就一直比较顺利,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没有出现大的叉子或者耽搁。对于考研,时间完全是自己掌握嘛,所以基本不分周几,也不分假期,想休息就随时休息那么一点点时间,想学啥时候都能学。综上所述,我前一年10月中旬开始,但寒假没学,3月到学校开始后学习到12月考研,中间由于期末实习和生病共休息两个月。至于每天的学习时间,我不习惯用时间统计软件,总要打开手机点开始和结束不习惯。我是自己制作了一张表,每天哪几个小时学习了都会标注在上面。全过程平均下来每天可能7—8小时学习时间,最多不超过12小时,大多数时候不超过10小时。
思想政治理论:考研政治正式开始于九月份,在开始之前也看了很多别人的建议的开始时间,本来打算八月份开始的,但那时候时间实在很紧张,每天数学和专业课进度缓慢搞不过来,就不得不在九月份才开始。刚开始就听从大众的建议,买精讲精练、1000题,然后配上徐涛的网课,慢慢推进。但是进度是在有点慢,有那么多的章节,每一章看完视频看精讲精练,然后做1000题再总结实在干不过来呀,更离谱的是我学习马原的时候还做了思维导图。政治我原则上每天分配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因此就进度缓慢,我就干脆把1000题后面的多选题有的直接不做了。学完马原学近代史纲要,尝试做思维导图,但真的做不下去了,里面那么多内容,我也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哪些考的概率大,没法做下去。然后我也突然脑子一想,还看什么徐涛网课呀,除了马原的部分东西,剩下三科都一看就懂,完全没必要看网课,就把网课停了。1000题也是只做单选题,通过做单选题知道哪里可能是重点,多选题又多又臭,总结起来还费劲,就绝大部分都没做,因此到考研结束我1000题可能做了一半的选择题吧。就这样过完一遍,好像就到肖秀荣8+4套卷发布的时候了。期间还买了陆寓丰的小册子,因为听说这册子后面有专题总结,还有选择题keyword之类的,买来看看确实也不错。在拼多多低价买了前一年的风中劲草但用起来不习惯就放一边了,反正也不贵也不亏。
肖秀荣8套卷发布后直接就买了,然后在上面做选择题,做前两套的时候感觉就是很难,做的好像30多分,因为但凡涉及到时政的题基本都是蒙的,有很多细节之前也没记住。做8套卷时,看到QQ群里很多人拼考研政治做题小程序,我就当时也和朋友购买了,挺便宜的,里面有各种老师出的模拟题。从此我就坚持刷选择题,不会点就用笔记记下来,每天快速做一套或者两套,一共做了好几十套,知道了2022年的命题重点。但是后来让我稍微有点无语的是偶然看到一个群文件里面分享了好像是某个公众号总结的选择题大全,直接把所有模拟卷上选择题考的知识点都整理成为一个PDF文件,真的好牛,我要是早知道有这个就能省下很多刷选择题的时间。
考研政治大题从来没看过,一直等到肖秀荣4套卷下来才看。人家都说这卷子押题准,大家都在背。我当然也关注了空卡空卡空卡,把各个大题总结起来再以较为简洁有条理的方式发布,我看了B站视频和她总结的文档,有别的公众号也会总结大题背题技巧,但是无非是把关键句摘出来排排序,把剩余的解释性句子删减或者换个简单易背的说法,但比起原答案肯定差点意思。我就把每道大题的答案完全背下来,不仅仅是关键句,把所有句子都背下来。当然这样要花费大量时间,我在考研前两天住在宾馆还在阳台上背4套卷,背了很久,直到上考场其实不算太熟。但是在考场上我政治大题做的特别顺利,除了马原那个好像是矛盾相关的原理题,其它题都是滔滔不绝,那种话术信手拈来,非常顺畅,考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
考研英语:前期英语就背单词嘛,我从高中英语老师那里学习了怎么制作艾宾浩斯背诵表格,然后自己就做一个表格,买下一本9.9的正版恋练有词就开始背,背的还是比较认真的,也一直坚持。一共照着书背了一轮半吧,后面附加的那些低频单词我没有背,感觉太难背了,还那么多。后来也一直背单词,但是转战墨墨背单词了,因为纸质书的弊端越来越大。纸质书难以遮着汉语或者英语背,背到后期70%偶都会了,但还得高频率翻书所有单词都看,就很不方便。我搜索各种背单词软件,有学姐推荐的那个啥软件我了解一下感觉麻烦后放弃了,用了一段时间墨墨背单词很顺手很舒服。其它很多软件带了很多臃肿的功能,比如报什么单词班或者广告,忍不了。墨墨上背单词用的时间也不短,背的是恋练有词的词汇,也用了上面带的单词量测试,最高能1000左右,不过这时也有很多烦恼。比如墨墨这种单词软件,不会告诉你哪些单词很重要,这就导致我背的时候没轻没重,有些很偏的单词可能真题就能出现过一次那种,我也花了很大劲背诵,考研核心的那三四千单词我反而不够熟知。还好后面翻资料的时候,发现黄皮书附赠的那本薄薄的单词书很好,上面每个单词都标明了考研出现的次数,而且是顺序,便于背的时候区分相似的单词,我就用这本书一直到考研结束。
也忘了啥时候,大概是单词背过一轮后,就开始买下黄皮书做阅读题。从2000年的试卷开始做,那时候感觉挺难的,一套卷子可能得错六七个阅读。更让人难受的是感觉这阅读属于能看懂,但是做不对,感觉就算比照着翻译有些选项也无法理解。这期间我就很纳闷,是我脑子有问题吗,我在知乎上搜英语阅读考研经验贴,都是阅读基本全对,怎么做到的。然后我就搜阅读做题方法、什么唐迟班的笔记,也看了一部分唐迟的课,那种感觉就是不会的选项听了好像没听似的,感觉也是比照着答案推答案,无法信服。至于看的什么方法,关键词哪些是顺承,哪些接下来可能是转折,就更无语了,心想我做阅读的时候能留下这么多心眼吗,只要把文章读懂,这些技巧也没啥用。所以感觉没办法,可能这课不适合我,想到网上那么多人说听完唐迟阅读课直接蜕变超神,我感觉不信。当然肯定是有用的,但没给我带来质变。这期间当然也学习网上的其它方法,比如阅读报纸杂志,我也找了一些资源,读不下去,后来想想普通水平的英语不需要搞这些,纯属浪费时间。阅读做到2010年和2011年是个转折点,这两年的题很难,做完错了可能10个还多,然后就去知乎求安慰,希望看到大家也都是这水平。从2012年开始,阅读就下降了一个难度,真的简单,可能一套卷子错了三四个或者更少吧,所以我觉得这不是自己做阅读慢慢水平提高了,而是真题变简单了。大概做到2017年之后就把剩下的留下来想着考前模拟试试。然后就回头再做一遍之前做过的阅读,感觉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还是会错很多,可能无药可救了。阅读就是这么个样子,然后得准备其它题型,首先说完形填空,前些年的完型是真难,最多能错十几个,感觉和蒙的一个水平,那时候感觉完型比阅读还让人自闭,就想着搜搜经验贴,看看有没有好的网课,很遗憾经过一番搜寻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网课有的老师从词性、长难句啥的讲起,我寻思咋不从am is are讲起呢,完全一堆基础的或者对我对这个题型的理解和把控没啥帮助的东西。好在后来发现完型也是越来越简单了,最近几年的都挺简单的,那我就基本不花费什么精力在上面了。新题型看了一些技巧,听了一两节网课感觉帮助不大,也就是自己做做题感受一下技巧算了。翻译和之前的不一样,我看了唐静老师的翻译课,讲的还可以,开头就讲了我感兴趣的翻译大概怎么翻译、怎么样个评分标准。再者就是作文。首先听别人说有个什么九宫格的写作文方法也有很多模板。我就在网上找。也找到了那个讲九宫格老师的网课。听了一点点,感觉听不下去。感觉就是知识密度不够。还买了三本作文书。分别是刘晓燕的、新东方的和黄皮书一个系列的作文书。刘晓燕的作文书上面的作文真的垃圾,感觉就跟初中英语作文一样,看了一点点就放弃了。听刘晓燕的课,感觉更无语,老师风格明显且独特,但不适合我。我觉得质量最最最高的是黄皮书里面题的参考范文,写的质量是非常的高。然后我就以这两个为主摘抄了很多的优美句子。真的很有格调。当然后来考试啥都没有用上……那时候我自我感觉英语作文准备的还是挺充分的。
考研数学:考研数学,首先肯定就是了解各个老师和考研辅导资料。最终我听了听张宇老师的课,感觉有兴趣听下去,高数课上也比较幽默,偶尔来个玩笑逗我一乐,挺不错。然后就买了他的《基础30讲》,当时看别人说的是基础好一点的直接从《高数18讲》开始慢慢啃,也有人建议直接啃《李正元复习全书》。我当时很天真啊,想着鱼与熊掌我都兼得,计划着我都要看。然后对照着《基础30讲》听听课做做题,当时为了赶进度,配套的300题没有做只把书上的例题和习题做了做,就这所以我的数学一轮等于做了很少很少的题,甚至都算不上第一轮。只是把一些基础概念理解了一下。那时候感觉可能考研都是相基础30讲上面的题的难度,那还不是手到擒来。我一直做到7月份,看的别人说的数学规划是6月份基础第一轮过完,我就很慌啊,我没做配套的《300题》呢,居然就超时了。7月份就开始做《高数18讲》。做的时候感觉真难,几乎每道题都第一遍很难做出来。只能是自己看看题,尝试尝试,做不出来就看看答案,然后再听一听张宇的课。期间也做一小部分《1000题》的习题,就这样一直慢慢啃,《1000题》那是根本做不完的,当时是这样算的,张宇一共强化阶段36讲,每讲需要两天,每天需要三四个小时,多出来的时间就去做《1000题》,但是有的一讲可能三四天都啃不完,更别说做习题了。所以大概花了两个月才把《高数18讲》过一遍。每章后面的习题基本都做了,但是《1000题》只做了一小部分。我之前看的数学规划就是7—8月是暑假强化阶段。当时就感觉怀疑人生,我的高数强化就强化了两个月。而且只是把高数18讲做完《1000题》做了一小部分,这进度真的很慢。我就打算把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强化课尽量在一个月内完成。听网上都说李永乐的线性代数部分讲的非常好,然后我线性代数部分就听的李永乐的课,用的他的辅导讲义。感觉李永乐老师讲课确实有点干巴巴的枯燥,更主要的是,他的辅导讲义我用的是2021版,感觉有些例题和课后习题太简单了,而且解析部分非常简略。用着没有张宇系列的书舒服。后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网上了解了好几个老师,很多都说于炳森讲的好,而且是前数学命题组的成员。我就找到他的课听了听,老师年纪虽大但好像课堂也算幽默,氛围不枯燥。前面讲了考研数学大的一些特点和命题那点事,听完感觉图一乐呵,也没有了解到什么命题内幕或者干货啥的。然后就听正课讲知识点了,我听了一点点感觉没啥神奇的地方,转头回去听张宇的概率论去了。张宇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课堂可能不太熟练,没有像高数那样幽默、讲到某些个知识点延伸出一些搞笑的东西。计划的是线代和概率论一个月强化,但实在不行。一个章节差不多用了两天时间,一共大概用时一个半月,期间配套的习题册《1000题》和《880》时间充裕的话就做,不过最后也就做了一点点。补充一点,我所有网课都是晚上回寝室趟床上二倍速看的,所以进度慢可不是因为傻呼呼的天天坐在那里看网课。
转眼之间就9月中旬了,这时候终于把二轮整完。但是回头一看,前面学的又忘了…毕竟二轮用了三个半月,前面的太久没复习了,我就无奈,只能再看一遍。于是用时1个月左右,期间快速过一边二轮的教辅,然后做了部分《660》、《880》和《1000题》的题,做的习题都是选着,哪里不太会做哪里。这期间也很慌张,因为看到别人十一国庆就开始做模拟卷了,我那时候还在复习忘了的东西。反正左赶右赶,在快11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做模拟卷了。当然有的人建议做一做历年真题,我想着反正都是题,早年真题肯定比不了最新的模拟题,就没做真题,只把2016—2021年的几套真题在临考前做了做。模拟卷很多,至于什么好什么坏,晚上分析的一大把。我开始做模拟题的时候2022年的模拟题应该都没发布呢,我就随便买了2021年的李永乐的卷子,感觉质量一般,尤其是大题部分出的很儿戏,但坚持做完了。当然刚开始做模拟卷,分数挺低的,也买了2021版《汤家凤8套卷》,只做了一部分,这卷子感觉纯属拼接而成,随便找点题拼接成的卷子,当成模拟卷不合适,但当成习题闲着没事做一点感觉不错。然后就去做2021版《李林6套卷》,做着很舒服,有难有易,很好。期间2022年的张宇的基础版8+4和李林6套卷就发布了,都买了下来然后做,感觉就是《李林6套卷》做着很好,张宇的卷子做着说不出的不好。那我就把《李林6套卷》当成模拟卷按时测试,最终结果是所有卷子没低于120分,没高过140分,下限高上限低。张宇的卷子当成习题册,利用零碎时间,掐个时间做一下选择填空,或者做一两道大题。最终张宇基础版8+4,我做了大概5套的8套卷,4套卷看都没看。期间也买了《森哥5套卷》,人家都说很好,我做了一共三四套吧,感觉只能说还行。也买了《李艳芳三套卷》,看到有些大佬说考研数学目标130以下的不要买,我想我的目标比这高,我目标是能考多高考多高,考个150也行,就买了。做了第一套完全做不下去,选择填空做了好久一半以上不会,大题看几眼感觉也和其它模拟卷长得不一样就没做,我想着做做后面两套试试,第二套差不多也是这样,遂放弃。当然我也做了真题卷2016—2021,感受了一下真题的难度和风格,至于分数感觉没啥参考价值,因为很多题都在别的地方见过了。临考前夕2022版的合工大卷子才出来,而且还是电子版的,我就花钱买了过来,做了两套就上考场了。当然这期间,也在知乎上看一些别人的模拟卷做题情况,也关注了B站上面的UP主,对自己的垃圾水平有一个对比了解。
考研专业课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前期报考的是软微,所以第一遍我是看的中国大学MOOC上的一些很推荐的视频课,然后结合参考课本,在课本上画画我自己为的重点。第一遍真的就是听听课看看书,没做任何题,没做任何笔记。数据结构刚开始挺难受的,我虽然学过,但当时属于混日子式学习,啥都没学会。年少不懂事,我还买了本C plus想着狂补C语言基础,因为刚开始看到struct定义链表节点实在看了半天看不懂,看到return语句一脸懵逼究竟是什么用法会返回什么。C plus盗版纸质不好,还有味道,建议还是买新的正版的。后来其实没看多少,也没咋用上。在考研的前期我是很贪的,我买了四件套,想着谁好谁坏我直接都用;C语言基础不好直接买本C plus想着直接学个滚瓜乱熟;数学想着什么《张宇18讲》和《李正元复习全书》我都要看;看到别人谈到黑书我也想买,还好最后忍住了。最终结果就是第一遍下来,除了数据结构做了点题,能有比较好的理解,其它三科属于将就着入门,知道这些科目主要是干啥的,一些最最基本的概念有了点了解。也不算无用功吧,但也只能说我这第一遍属于上了启蒙科普课,效率很低,学到的东西有限。期间还做过拿着计网课本配套的答案研究课后题、做计组配套教材习题册的蠢事,这些对于考软微的自命题有用,对于考408屁用没有。之后报了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这个过程体验很好,没有走过弯路,不过我第一轮是只做一些选择题,大题完全没看,而且感觉很平淡,现在回忆起来竟想不到啥想说的。还有我学习顺序没按照网上的建议,直接四管齐下,四科同时复习,因为只学一两科的话,感觉容易烦,学的不一样的东西能换换思路和脑子,有新鲜感。还有就是408很像文科的东西,有点逻辑但大量的是记住知识点和细节,数据结构像高考物理,其它三科像高考化学和生物。我就尝试做笔记,但感觉有点无从记起,实在太多了,我就想着借鉴别人的笔记或者思维导图,这些是新祥旭安排的直系学长直接提供给我的。学长记的元素、结构、数据也都很有条理,很有自己思考,重点突出,有自己心得和想法的笔记。自己做思维导图很花费时间,xmind其实不需要咋学,用两下就会了,但自己把东西都做进去还是很花时间,制作的过程学习效率不高,这必须承认,但是能对知识有更清晰的理解和对知识条例有很好的把握,只能说这个过程性价比不高。408的东西多,忘得快,我就时不时拿起思维导图看看,尝试按照思路和逻辑把每章的知识点都按照思维导图那样默写下来,反正就是忘了又记,记了还会忘。
然后就是第二轮,忘了啥时候开始,但肯定比很多人都晚,也是比较慌张。第二轮主要是做选择题第二遍、大题第一遍。我用书非常爱惜和小心,所以第一遍过后书还是很新的,选择题我第一轮也是答案写在题号前面,除此之外没做啥批注。第二轮就弄个长纸条把选择题之前的答案捂住,然后就边做边把答案写在空白纸上,哪些答案错了有更正,想到是第三轮就能迅速找到第二轮做错的选择题,想的是挺美的。然后还把一些知识点错题啥的补充到之前的思维导图中,每个章节喜欢考哪些知识点的选择题、考的啥也都加了进去。大题属于第一遍做,真的是很难受,因为很多都不会,而且做起来巨花费时间,就比如数据结构开始就来好多的算法题,根本做不完,其它的科目也类似吧。那还要赶进度呢,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只能忍痛割爱,只做真题大题,其它的大题还是算了。另外提一嘴真题之外的大题感觉是属于拓展,内容有些偏,对于考研大题帮助应该不大。当然某些重点章节的某些非真题的课后大题也是很不错的,很值得去做,全靠个人分辨和取舍。就这样第二轮结束,选择题全部重做一遍,大题把真题全做一遍,非真题只选了一小部分我觉得有用的做了。大题做了也只是做了,只是达到再遇见可能会个大概不能全会的水平,数据结构的算法题更是做了一部分,剩下的看个思路没去写代码。这真不是我懒,赶时间!然后就是计组部分,很明显感觉到某些个章节只看王道不太够,需要袁春风的书补充。我就买了二手书,结果第一次买错了,袁春风居然出了好几本计组相关的书,后来仔细查找后买对了,但这本二手书太久了都有味道了,只能将就着用。对了,大题我还把所有同一类型的题放在一起比较和总结了,408的大题比较固定,每年都类型相似还有很多相同的考点,做过几年后慢慢就入门了,能差不多把握住它。
二轮结束后时间不多了,网上建议的反复多次我没时间,只能二轮结束后就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还是会错很多,哪怕我选择题已经做过两遍了,每套还是能错5个或者更多。大题还算好吧,但还是错不少。这个过程其实是时间很紧凑,每做一套真题需要三个小时,认真批改查漏补缺可能需要一两个或者更多小时,而且还得偶尔回顾一下以前的知识点。2009—2021年,真题第一遍需要差不多一个月。做真题的过程中还买了盗版的模拟题,某道的模拟题,选择题还是可以的,当然比起真题的选择题没有那么多创新,稍差,大题前几套还好,后面就开始摆烂了。就是能明显感受到题出的随意没有深度也和真题风格不符合,不过数据结构的算法题出的不错(虽然也就是找个leetcode上面的简单题抄下来),整体质量还算说得过去。某勤属于刚开始做的时候感觉这选择题的某些知识点很新,之前学从来都没见过,再做的多了发现很多题属于超出考纲,应该是完全不可能出,估计是把前些年的题拿过来,再加上自命题一些学校的题拼接而成。大题就更加无力吐槽了,看几眼感觉可以直接把书撕了,要是把花大把时间做这题。我最终的结果就是把某道8套卷的所有选择题做完了,大题做了前面的三四套;某勤只做了三四套的选择题;真题是做了一遍,但因为赶进度把不会的题圈住了还是有那么好几个不熟悉和不会的知识点,想着以后再结合真题的讲解视频看。想的是挺美好的,但真实情况是我完成上面的任务,距离考研就剩三五天了,而考研前那几天也没时间再看错题或者完善什么了。这期间2022考纲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我也看完了补充的资料和习题,也做成了思维导图。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考研前两天:前面提到我本来打算考软微但是后来改考信工,但是改的比较晚,那时候整个成都市都没有考点有位置了。无奈只能比照地图选个稍微近点的遂宁市,前两天我就坐火车到之前预定的宾馆,到了之后感觉和想象的很是不一样。首先就是很偏僻,可能在成都习惯了,到那之后挺冷清的,完全没有市中心的感觉。定的宾馆价格比较便宜,到了一看连个能用的桌子和凳子都没有,这意味着我这几天都没法在宾馆学习,很难受。我下午到宾馆,附近吃碗面条回宾馆休息一会儿就想着出去看看附近有没有学习的地方,不是我爱学习或者学习刻苦,真的是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数学模拟卷做过一遍想着看看错题,408做过的错题也没来得及看呢,政治肖秀荣4套卷的大题背了一半多一点点)。宾馆附近有一个不知名大学,但我看了看出入需要刷卡,我也没办法混进去学习。我就门口扫码共享电动车,用手机导航去市图书馆,骑了很远,到的时候可能有八九点了吧,乌七八黑的,结果问了一下门口的管理人员晚上6点图书馆就关门了,就真的绝望。无奈返回,我就想着回宾馆也不能干啥,那等于今天一天啥都没学,我就又导航骑到考点看看,到了后就看到个门进不去也不清楚是不是,也没见啥横幅和标语。然后找了个超市买点吃的喝的用的并返回宾馆,洗个澡玩会手机吃下褪黑素就睡了,没出现紧张激动睡不着大的情况。
考研前一天:第二天起的比较早,因为那么多事没干呢,就在附近买了点包子吃吃,拿着肖秀荣4套卷在宾馆门口站着背了起来,看起来有点傻逼,感觉也影响旁边饭店吃饭的人,但没办法也没啥好地方,宾馆里面背不隔音更不行。然后掌管宾馆的爷爷推荐我去宾馆楼顶背书(宾馆也就三四层),我就去楼顶背,中午吃个饭下午接着背,背到快黑了其实第三、第四套有些题还是背的不熟,但也就这样了。晚上了,总得学习呀,就用书垫着坐上面,然后在床上看了一些政治选择题,回忆了一下政治大题和英语作文背过的优美句子,可能学到了11点吧就洗洗睡了。睡之前手机定个闹钟,我还买了个闹钟也定个时间,因为我怕万一手机闹钟不响了或者没叫醒我就完了。比较幸运的是没过多久就睡着了。
考研第一天:第三天6点多起床,走到那个大学门口扫码电动车(共享电动车必须停在指定的某些地点)骑着去考场,我去的比较早到的时候大门没开,天还是黑的,我就在路灯下又背了一回儿政治大题,其他同学到了之后看到我背有些人也背了起来。然后就正常进考场,我还有一手准备,我早就想好了一定不能在考场上急着大小便呀,很麻烦也浪费时间,就进考点之后酝酿了一会儿上了个厕所。然后铃声响起开始做题,首先扫一遍大题,感觉几乎都在肖秀荣4套卷上见过,很好。我在这里还有个小设计,政治答题卡一道题的答题区域一块空白,没有横线格,我就用尺子和涂卡笔画呀画,大概5分钟多吧,每道大题的答题区域都画满了横线,那我后来答题写的肯定看起来比较有条理。选择题做着很难受,就感觉和平时做的模拟题差别有点大,那么多模拟卷压了那么多热点事件和选项,好像都没中几个,就感觉好多都是不确定和不会。但我心态比较稳定,我不会别人应该也不会。做到马原的原理题,这个真没背到,只能凭借印象编上几句,然后再编几句,使劲编。其它大题做的非常顺畅,感觉就是说不完的话,写完了之后拿橡皮把画的横线擦掉,整张答题卡看着很顺眼,井井有条的。时间很紧张的,不过这个我在之前看别人的经验分享时就知道政治时间也是有些紧迫的,有心理准备。答完大题基本也就没时间了,后面我也忘了干了点啥就结束了。
英语我也有小设计,就开考前拿着尺子和涂卡笔在答题卡写作文的地方画三线格…心想写的时候比照着三线格,那肯定字很好看。首先做阅读,比起2021年确实简单不少,但做完一遍后还是有三四个不太确定,我做了标记等着做完回来检查。然后新题型、完型做的也还顺利,做翻译的时候考场上反正是完全没读懂,就把划线句子按照自己想法翻译,没有通读全文,读不懂也没时间。然后做作文,小作文很友好,我考前背了邀请信的优美句子,写的还算可以吧,但让我为难的是,我虽然知道英语字体要写好看,也知道每个字母怎么写好看,但就是写的很慢很累。写完小作文只剩三十分钟左右。很慌,看完大作文更慌了,我真的背了十几种话题的优美句子,什么环境、自然、文化、个人品质的坚持、自信、乐观等等,看到他们讨论参加不参加活动,就傻眼了。时间不多了,我脑子一想直接立意:参不参加都行,看个人的规划和选择,但这个方向我没背过任何的优美句子啊,编也遍不下去,写的都是初高中水平的单词和句子,最后硬加上一句之前背过的“习书籍说,年轻人不痴迷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驴唇不对马嘴,但没办法,差不多凑够最低字数得了。至于字体,由于时间紧写的稀烂,很难看。写完作文只剩5分钟左右,这算完了,前面留下来的不确定的阅读选择题也没时间仔细看了,大致瞄几眼改了一个选项。
考完心态就爆炸了,大作文我背了那么多那么多东西结果几乎都没用上;衡水体我看了很久(没咋动手练习),也打了三线格但英语字体我知道写的非常差。还有那个我最后改的选择题,我走在路上就一直想究竟选啥,想了很久后感觉我不改是对的,改了改错了。这我更崩溃了,破罐子破摔,到网上对对英语答案去,然后找了很久发现自己确实改错了,但是这倒还好,我发现我翻译完全错了。人家讲的密码情报战,我把code翻译成法典,真无语。然后自我安慰,英语嘛,错了几分也无所谓,后面的才是大头,发挥好一点就不差这几分了。回宾馆休息一段时间后就看数学和408,前面提到我数学和408的模拟题真题的错题本是打算这两天看一遍,现在就剩这么半个晚上的时间了,不知从何下手,我现在也忘了当时干了点啥就吃点褪黑素睡了,没有失眠!
考研第二天:铃声一响开始做数学题。但是我完全没进入状态,我可能五六天都没做一套完整数学卷子了。没状态的感觉就是遇见不熟悉的题不敢往下算、也想不出来啥方法、算过的步骤感觉可能算错要重复算好几遍。第一道选择题就不太会,也脑子比较慌,不敢往深处想,后面几道题还好,选择题最后一道不会做空着。然后做填空题有一个不会做。然后做大题,第一道忘了,就记得那个积分题算了好久好久啊,因为没进入状态,连个稍微不太常规的积分都不敢往下算、也不知道怎么算了,硬着头皮算完但感觉可能是个错答案。然后做那个多重积分大题,有一点不常规吧,我用的好像是斯托克斯公式,整个过程好像没计算一个积分,公式一化简得了个零,心想这肯定错了,这计算量咋这么少,为啥还正好得零。没时间自我怀疑,看了证明题,知道这个定理也在张宇十八讲有这个题,但不会、忘了。直接放弃去做线代,很简单,然后做概率论,我把题目的条件和参数看错了,做的时候做一半做不下去了,心想今年线代简单了原来把难度放在概率论了,做了一会儿还是做不下去无奈放弃。这个时候心态是极其崩溃的,小题三个不会,会的也不知道做的对不对,大题只有第一题和线代自己知道做得对,其它的感觉全错。心里已经想着考研玩完了,得二战了。但还是得拉回思绪,把证明题瞎编乱造一番,写了将近半页,心想要么忽悠到老师,要么也能弄点同情分。其它时间就看看其它的题,最后一份钟把选择最后一题蒙个选项。
就这考场状态,今年考研是没希望了,走出考点后一直在想那个不会的填空题,心想这是填空题第二题还是第三题,按理说应该很简单,为啥我会做不出来呢,我蒙的答案会不会恰好对呢,在手机上画图比划了几下还是不会做。前面提到下小雨,出来忘了吃没吃点东西后,就在校门口有一片地方能避雨,硬生生蹲到下午考点大门打开。快进到走进考场开始做题,第一题计算时间复杂度感觉很有意思,有点点拐弯但我会做。后面的选择题又有点崩溃,2022年补充了很多新知识点,然后我看完并整理的文档在我电脑上没有带到遂宁,考前一天晚上还想到这事想看一下补充的内容但不了了之。没想到选择题涉及到的新增知识点我都模模糊糊不确定。做完选择有好几个不会,然后做大题,我是习惯从后往前做,只记得计网没啥新考点,就是把之前的真题考过的糅合一下,但前面提到我408真题的错题没时间回头看和总结,有几个就不会做。其它题感觉做的还行吧,就是数据结构的算法题不会做,我的算法很差很差,看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那只能瞎编乱造了,我也不知道我写的是啥,反正写的不少。
寒假:我属于考完不敢对答案那种,特别害怕哪个题错了或者不小心错了直接扣个5—10分,心会难受死的,承受不了,高考完过后我就是一直没看过任何答案,一直等到时间后查分数。考研本也打算如此,但中间考的太差心态爆炸就对了一些答案,对了一些之后我的心就死了,也不想再对答案了。但还是能大致估个分:350—375,我考研期间一直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是必须考够400分或者更多,结果就能考这么点,反正就感觉凉了凉了。要么是低分压线进复试,我这跨考啥都没有估计也是一轮游,要么就是复试也进不去直接开学到学校二战吧。所以寒假就天天玩呀玩,也没考虑过复试啥的。一直玩到开学几天后,那个下午我躺在床上玩手机,看到分数出来了我就去查,竟然显示排名很不错,我没想到自己能考这么多的分也没想过还会有这么靠前的排名,非常开心。那个下午稍作休息后就开始振作起来准备复试了。
(三)关于复试
这个过程写下来能写好几千字,而且写了也可能涉及保密协议啥的,以后有空再写。
四、最后寄语
不得不说的是考研绝对绝对比高考简单很多。让我高考再复读两年,我感觉我还是考不上TOP2,但是考研就可以。我是非常反感什么“卷”之类的词汇或说法,或者拿考研人数增加多少多少万说一些没用的或者抱怨的话。当然这两年计算机考研分数的复试线确实涨的很快,前两年还出现收不满找调剂,现在很难见到这种情形了。其实也可以这么想,考研时全国一张卷,不像高考那样有地域限制,而且本科学的好的都去保研去了,剩下的大家水平差不了多少的。此外有些奇怪的是像C9、华五的学生考清北的反而不知为啥好像不多。再者很多情况下考研的反而比保研的同学能有更好的学校,考研风险高但收益也高,比起高考也简单很多,所以没必要抱怨啥,尽己所能,未来可期。
新祥旭—北京大学考研辅导班著名品牌!
手机/微信:153-1367-6544(新祥旭张老师)
微信号:xxxzhang321
咨询QQ:160-8989-730 (空间相册可看机构环境及学员上课照片)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A2座21层新祥旭考研
乘车路线:地铁10号线苏州街站下C口出北行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