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考研经验】中科院信工所2013年计算机考研经验

【新祥旭考研】 / 2016-06-26

   本人情况,本科非211,二战THU CS,第一年200+,投入时间9个月,第二年343投入时间3个月,现在调剂到中科院信工所了,其实我觉得自己一点也没有写经验贴的资本,但是这里面太多血的教训了,算是写给我自己吧,希望想考研或二战的也看一看。

 

  一、考研不仅仅是考试,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考研的整个过程都是考研的一部分,每个结果都反映着一个过去。

 

  有些人因为不努力而考不上,而不努力是他无法努力,是他态度不坚定,用尽全力去复习亦是一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

 

  有些人因为朋友不给力遭到影响,从而无力学习,例如宿舍舍友晚上打游戏聊天不睡觉,或影响自己睡觉,好朋友总叫他去玩等,这属于交友方式,为人处事的问题;

 

  有些人存在思维定势,某几科就是转不过弯,这属于长期养成的思维习惯的问题,突破自身的局限是一个瓶颈;

 

  有些人身体不好,隔三差五就头晕目眩,上吐下泻,如果不是天生,那么这属于生活习惯以及平时缺少锻炼的问题;

 

  有些人硬伤不多,聪明醒目,但最终依然不如人意,这属于用力方向不对,复习资料用错的问题,相对于考研,考试题永远是对的;

 

  有些人复习挺好,考试时头脑一片空白,发挥失常,最终失败,这是心理素质问题,但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真正的发生率非常低,实际问题往往是前面的工作没做好。

 

  总之,考研绝不仅仅是考试,整个备战过程都是考研,借口跟别人说说就罢,自己不要也相信了。

 

  二、经验贴是一个参考,细节才是精华

 

  两年考研,我一共用了12个月复习,我看的经验贴数都可以出书了,现在总结一下,大部分经验贴的内容都会说:

 

  1、复习总安排

 

  2、每天各时段安排

 

  3、所用教材

 

  4、做题次数

 

  5、模拟成绩及最终成绩

 

  共同点只有一个:最终成绩都很高。计划因人而异,如何计划推进是很讲学问的,照搬他人计划容易顾此失彼,而看经验贴的满足感在于认为这么做肯定能成功,而如果你像我一样看了很多经验贴的话,你会发现,大家方法各异,有些人甚至只要看一点点东西就能成功(例如数一只做真题就拿130)有些人则不然,此时在方法的取舍上会遇上困难。一旦选择了一个不适当的方法或安排,心理和效率都会受到打击。

 

  经常听见一些朋友说,我数学问题不大,就是总是计算不对。其实我自己也为计算问题深深懊恼过,我在第二年做数学真题时做过这样的统计,每套卷子打两个分,一套是正常的分数,另一个是忽略由于计算错误扣的分,结果是,正常的平均分115,无计算错误情况下平均135,整整20分,怎么提高这个细节,只有自己反复尝试才知道;再例如有道题不会做,看了答案后,理解了怎么办,怎么记住,不理解怎么办,要不要过段时间再想,那么什么时候去再想,这里方法各异,但必须以能在任何时候解出来为最终标准,做了忘,忘了又做,这是对的,但一定要记得曾经做对不等于永远做对,如果仅仅是灵感一闪做对,是不是应该标记下来再下次看看能不能继续闪?考研可不是考灵光几闪的,考的是思维定势!

 

  三、YY算分是徒劳,要以自己最低线为标准

 

  两年来,认识好多考研的朋友,很多人在考研都掰着指头,英语要求不高60,数学120应该没问题,政治多背背70就可以,专业课110总可以吧,这样就360了,如果把这些分数和最终考研分数一比,很多人都要哭了,其实我之前也时不时有这想法,因为根据个人情况,本科期间参加各种计算机相关比赛获奖很多,大小项目也不少,所以志向高远,加之基础也不差,总觉得那种分数不算什么,但实际往往让人大跌眼镜。例如我一个朋友六级510,火拼了一年考研,最终英语39分不过线; 我一个朋友,张剑初级高级阅读150篇各做两遍,各钟题目做无数,最终英语只有55;一个朋友,两年火拼考研,408专业课都是60+;我自己,数学一,复习指南2遍,线代讲义4次,概率讲义4次,660题做透(错的题有些做了6到7次),10年真题两次,400题两次,最终只有90+。

 

  不要低估得到一个分数的难道,因为做题次数多少与最终结果是不成等号的,但多模拟几次就知道自己的定位区间。例如我数学平时就是85~145,那么最终90+并不算意外,我总分平时330到390,所以340+也正常。但很多人却恰恰将自己水平定位到平时能达到的最高水准,例如有人数学模拟真题有一次打了140就认为自己水准是140,而且还是第二次做才打这个分数,有人认为自己能打380,最后考了300分那是失手,也有确实打了380却因为单科不过线,叫苦连天,我见到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短板往往决定成败,自己的底线才是衡量水平的标准。

 

  四、不是时间越长越有效,并非二战必胜

 

  相信大部分人会认为二战会比首战一定强很多,实际情况的确是——强未必很多。以我的二战朋友为例,有307到326的,305到320的,220到261的,288到290+的,有280到356的,320到300+的,280+到330+的,这几个我可以保证他们每天都拼命复习了,至少努力了,但结果我自己也惊讶。

 

  我的感受,假如第一年努力复习了,会发现第二年复习起来很舒服,做题得心应手,很多东西突然就理解了,但其实只是思考多了的结果,要想突破分数,还得产生一种质的飞跃,那就是打破自身思维定势,例如数学打草稿的技巧和习惯,专业课条理性的复习的习惯,在我与二战朋友沟通的时候发现很多人思维一直很僵化,只愿意不停的做题,然后弥补漏洞,但技巧性和总结性的东西丢掉太多。对于数学,我也是因为对草稿的用法不好而使自己吃亏。

 

  效率是很重要的,考研需要持续的高强度训练,周期长了未必是好事,要用巧力而不是蛮力!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