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择校经验
并不是一味听别人说早点选定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我的经验是按照专业课择校,经济学专业考试分为801(上财、对外经贸),802、803(江财、暨大、央财、厦大),804、805、806,并不是同一个代码都是同样的参考书,还是要具体看学校。怎么择校?举个例子,一开始我有点想去暨大,暨大经济学全是803,具体选择哪个专业先不需要决定,而厦大803也是同样参考书,那我先把目标定在冲厦大,稳暨大,保江财(报名之前复习思路都一致),最后再根据自身复习情况去报名,愿意试一下的报厦大,想稳一稳的报江财,正常的报暨大。一开始把目标定高点,给自己压力有助于学习。最后具体哪个专业可以在无聊的时候自行百度,看看哪个专业具体学习什么方向,选择一个有兴趣(复试的话就比较轻松)。同样的择校思路(多定几个同样复习思路的不同层次的学校)适用于所有院校(清华、北大、厦大、上财、央财、对外经贸、中南财、暨大、西财、东财、江财等等。)
二、初试复习经验
思想政治理论
8月中旬开始,主要利用小块时间(比如晚上专业课或数学学累了),刷1000题,和徐涛的网课。
10月份开始背背知识点小册子(反复背),以上计划都是主攻选择题。
11月份后开始肖四肖八(肖四主观题必备,肖八建议有时间背一部分,因为肖四肖八有重合,背了肖八可以减轻肖四背诵压力)。
最后政治分数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选择题,选择题关键在于前期的积累,每一个很细的小知识点都有可能会考,每天背一背是关键。
英语
英语从现在开始背单词,养成习惯,一开始不熟悉的话少背一点,后期背过一两遍后,我一天100个新词,200个旧词,APP自选,本人用扇贝。
英语刷真题是性价比最高的,大概5、6月份开始,买一套完整的张剑黄皮书(有很详细的解析)前期刷真题只要刷4篇阅读。完形填空、新题型可以到二刷、三刷再刷。开始一天可以利用1、2个小时刷2篇,到中期花整块时间一次性刷4篇阅读。真题最少3遍(本人第一遍05-21年,第二、三遍10-20年)。如果阅读碰到很难的,看解析都很费力,建议看看视频网课讲解(唐迟)
英语作文分为大作文(200词,议论文)、小作文(100词,应用文),10月份准备即可,有两种复习类型①狂背模范作文(容易拿高分,耗时长)②跟潘赟自己拼凑几个类型的模板(分不会很高,省时间)。本人选择②,事实也证明主观题得分不高(翻译+大小作文24分),所以看自己的天赋以及选择。英语新题型、翻译可以花较少时间,进行专题复习,跟一跟网课(唐迟)。
数学
数学分为基础(-7月份)、强化(7-9月份)、冲刺(9-12月份)三阶段,务必做好计划,比如一个月做一次计划,规定哪几天学哪几章。
数学基础阶段1,由于疫情我在家,我大概在5月份回校前基本都是在学习数学,2-3月份一天3-4个小时,3-5月份一天6个小时,看张宇的基础班,先看网课再写习题,基础阶段习题(660题、张宇基础讲义的习题、高数基础30讲的习题)
数学基础阶段2,回校后在暑假之前(5-7月份),数学部分我主要学习概率论+线代,用的是李永乐团队的辅导讲义,看王式安的概率论(个人感觉不是很好)与李永乐的线代。暑假之前基础打好
在基础阶段,大概是高数部分的基础习题写完后,买了一本汤家凤1800题,习题册作为独立的工具用,一方面在学习线代和概率论的时候,每天刷一点高数题保持记忆,另一方面哪里不懂点哪里(比如说中值定理的题目很难,那就每天在1800题上选2、3题写一写)
数学强化阶段,为什么说暑假重要,除了英语真题在暑假日日刷,还有就是数学强化班,与基础的区别在于,我是先写强化阶段的习题(高数18讲、概率论9讲、线代9讲,辅以)再看网课(我跟的张宇)。基础打得好,强化阶段并不困难
数学冲刺阶段,所谓冲刺就是真题+总结真题,数三在2021届改革了,更注重客观题。9-10月份20年的数三真题,10-11月份(数一10年真题,张宇8套卷,李林6套卷);11-12月份(张宇四套卷,李林四套卷)。真题总结重中之重:每一张卷子做好记录,哪些题目错了记录下来,大概半个月总结回顾一次。注:在12月份,张8李6写完,张4李4没写出版的时候,我为了保持手感买了一本李正元的《冲刺135》,个人感觉很棒,能把之前写的习题、真题中的难点、重点全部串起来,让知识形成整体,所以特别推荐。
专业课(平狄克微观+曼昆宏观,适用于暨大、厦大)
无论哪个学校考经济学,都建议把高鸿业的初级宏微观学习一遍(6月份之前)在学习完初级宏微观后无缝衔接中级宏微观,每天看一章。学习经济学的难点在于(个人看法):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要购买辅导书(有对应的课后习题辅导书,尹伯成绿皮书),暨大的真题来说偏简单,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将时间注重于数学(2022难度可能会高)。提一嘴,厦大可暨大同样的参考书,区别在于厦大的卷子有名词解释,大量简答题,非常偏文字与上财801的经济学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有志于厦大的一定要提早背诵,反复背诵。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线上复试经验
时间安排:正常情况(疫情年除外)2月中下旬出成绩,3月中旬初复试公告,3月底正式复试。
复试内容:专业面试(自我介绍+题库中随机抽2题回答+老师自由提问)+英语面试(自我介绍+题库抽1个英文题英文回答+自由提问),线上无笔试。
分值安排:复试采取面试考核方式,总分为200分,包括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两部分,各100分。官网写的有点复杂,你只需要知道英语占20分,其它都是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大概考完研,放松一下,过个年到了2月份你就可以开始准备了,专业面试作为线上面是的重中之重,是绝对要认真对待的。有人觉得没有笔试就很轻松,但我告诉你每个专业几乎都有逆袭反超的,如果你不按笔试的要求给自己压力,那么功亏一篑将十分可惜。而且随着疫情常态化,2021年已经有部分学校改为线下复试,所以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说,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按照笔试的要求来备考是你的占优策略。
首先,熟读指定教材,暨大产经,有苏东水和王俊豪的两个版本,建议都看。如果觉得看书枯燥怎么办?上中国MOOC!上面有王俊豪老师的产业经济学MOOC。书怎么看?当然不需要背书,但看完书你要脑子里有个知识框架。举个例子产业经济学分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反垄断政策与管制四大板块,其中产业组织理论分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其中市场结构又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最后不同的市场结构,导致不同的市场行为,最终表现为不同的市场绩效。像这样对每个板块的内容都能够清晰的理顺,再辅以课后习题即可
其次,专业面试我认为与初试最大的不同就是,课本你得看,看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八股文式的背出来,指导老师希望你结合时事热点来运用理论。以产业经济学为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等话题都是产经的热点命题,我在复试抽到的一道题即数字经济对会对产业转型升级造成什么影响。这就是不会课本不行,光会课本也不行。那么如何应对?①多看财经新闻,推荐财新网②阅读经济学著作,推荐吴晓波的激荡系列,林毅夫的解读中国经济等等。因为你很难押中老师会问什么,你会抽到什么。所以你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多收集,多思考经济问题。老师问的问题都是开放式的,你的回答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英语面试:英语面试占比不高,抽的问题与老师自由问的问题都是偏日常,比如为什么想来广州?那么要如何准备呢?首先是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本科期间的奖项,科研经历都可以,3分钟左右即可。但有一点我要强调,老师提问也很随机,你自我介绍的内容都会成为提问的角度,比如我说自己参加过一个课题,老师就问了课题有什么有意义的结论,所以你在准备自我介绍的时候,要注意别给自己挖坑,要想好自己可能会被问那些问题。自我介绍之后就是抽题,产经的抽题有一个特点,题目大部分是:你倾向于A还是B,你会如何选择A和B,举例来说:你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在家看电影。既然提问有套路,那么你准备的时候也可以准备一个套路,比如我倾向于A,对比A与B我认为A怎么…B怎么…,所以……最后自由提问,因为内容偏日常,范围太广,你自己准备一些日常问题即可。总的来说英文面试占比不高,无需太过紧张,也无需花费太多精力。
2021暨大复试专业抽题收集版:
1数字经济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2二胎政策会影响哪些产业
3大数据杀熟
4产能过剩和过度投资的区别
5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精准在哪里,你的良策是什么
6环境经济学的库兹涅茨曲线
7科研的经历,根据你的科研方向提问题
8解释一下边际革命
9为什么有的人先去打疫苗有的人选择观望,政府是应该自愿还是强制公民打疫苗
10为什么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四、最后总结
1本科成绩与考研成绩无直接关系(本人线代,概率论本科都是7,80左右)
2看网课时不要玩手机(边玩边学就是考研气氛组)
3不要喝咖啡,红牛等还觉得自己特别勤奋(感动自己),困了就睡,保持最少8个小时的睡眠,中午可以趴在桌上睡半个小时,养成习惯
4不要比进度(谁比谁傻)
5网课选择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认真看
6习题册并不是要地毯式的刷完,哪里薄弱哪里多刷,哪里考点多,难点多多刷
7保持自信真的很重要(情绪低落谁都会有,保持自信,鼓励自己)
8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真的很重要,有390+考暨大没考上,370+的却考上了,有人400多分却选择了江财,有人390没考上北交大,但有人370+考上西财(真实案例),不管目标是双非还是上财、央财、985等,要做到考上了不后悔自己目标定低了,没考上不后悔自己目标定高了。择校、择专业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使你一年努力增值or白给。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