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择校的定专业
1.关于中财应统
中财应统近年来比较火热,2020,2021,2022分数线分别为376、421、400,考研科目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三、432应用统计,研究方向主要分为大数据和商务/金融统计(非大数据),学校的就业水平整体较好。
2. 关于择校
1)评估学校难度时,要至少综合3年的分数线,这样才能平滑掉大小年的影响。区分水区和旱区,英语一和英语二,旱区的政治、英语每科至少要比水区低5分以上,英语一也要比英语二难一些。了解目标院校的专业课难度和风格,不同学校间差别会很大,中财专业课考120分是属于偏低的了,而上财的120就几乎是最高分了,很多认真准备一年的同学也不过90分左右。建议大家多参考拟录取名单的数学平均成绩,因为这个受区域影响会很小,并且与总成绩有很大的正相关性,比较好地反映了学校的难度。
2)如果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比较高,比如接受再战一年或者是出国考研两手抓的情况,那么建议选择跟自身实力差不多甚至略高的院校,而如果厌恶风险的话,建议稳妥一点,增加上岸概率。
二.初试经验
1.政治
1)复习过程:
A. 8月中旬-9月底
这一阶段主要听了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在配套教材核心考案上圈画笔记,每看完一章,做肖秀荣1000题中的单选题(多选题正确率太低就没做)。
B. 10月
这一阶段主要跟了腿姐技巧班,学习选择题的技巧,并且简要复习徐涛老师核心考研和肖1000单选题,做肖1000多选题。
C. 11月-考前
做各种模拟卷中的选择题,看腿姐背诵笔记,背肖四大题
2)一些经验教训:
A.政治前期看课时,马原部分理解的内容比较多,需要放慢速度,不能着急,到后面毛中特、思修法基、史纲速度自然会快起来。我当时由于前期进度太慢,学习马原时囫囵吞枣,导致一些知识点没有彻底理解就跳过。建议在政治第一轮学习中,马原可以占到1/3以上,甚至1/2的时间。
B.一轮结束后,找一个选择题技巧班很有必要,我选择的是腿姐,大幅提升了做选择题的感觉。
C.一定要大量做模拟题中的选择题,能做多少做多少,前提是能记住。我当时做了有徐涛6、腿姐4、肖8+4、米鹏6+4(考场原题很多)等,但是遗憾的是后面没有规划好时间复习,导致考场上错了3道原本做过的题目。
D.如果觉得自己记忆能力一般的话,肖四一出来就要开始背。我当时前期没有好好背,离考试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时还没有熟练背下来一套,导致最后冲刺和考场上发挥十分被动。
2.英语一
1)复习过程:
A.3-6月
看朱伟老师的恋词课,看完后把书连带笔记背两遍。用墨墨背单词,每天100-200个。
B.7-9月
做黄皮书历年英语一阅读真题,配合唐迟老师的真题精讲。反复背王江涛老师的十天搞定考研英语单词
C.10月-考前
三小门+作文,结合二刷英语一阅读真题,考前拿英语二近三年真题找手感。
2)一些经验教训:
A. 关于背单词。单词是重中之重,只要能记住单词,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我最开始用的新东方5500词,每个单元都有很多单词不认识,感觉背着十分困难,就放弃了。后来用了朱伟老师的恋词,我觉得这本书用来打基础比较好,看课记笔记的同时能记住很多单词,复习效果也比较好,也讲了很多的词根词缀,提高了背单词的素养,但是这本书单词量较少,应对考研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本强烈推荐的单词书是王江涛老师的十天搞定考研英语单词,这本书涵盖了考研英语试题中出现的所有单词,大约有4400个(相比于5500词,少了1000多个偏怪难词,极大地减轻了工作量)。背完之后,再做阅读真题时突飞猛进。
B.关于英语阅读。如果开始做题正确率低,并且很多题目即使做对了也是感觉模棱两可。建议选一位老师,每做一篇,把真题课听一听。考研阅读是有技巧的,当然这不是蒙答案的技巧,而是一些特征句,标志词,让你在读文章时着重关注,从而在找答案时更有方向性。我的阅读一直都跟的是唐迟老师,不过听说缬斌斌、田静老师也很不错。
3.数学三
1)复习过程:
A.2021年3月前:将李永乐复习全书高数部分过完一遍。
B.3-5月:660题高数部分、李永乐线代强化班、余丙森概率论
C.6-8月:张宇36讲、配合1000题强化篇
D.9月:武忠祥强化班,结合讲义和张宇高数18讲,对高数框架进行梳理。
E.10月:历年真题+查漏补缺
F.11月-考前:模拟题+查漏补缺
2)一些经验教训:
A.必须在思想上重视数学学习,在适度的范围内,学多狠都不过分。相较于政治、英语,数学成绩的组内方差要大得多,每年考不到100的同学大有人在,而130、140+的也很多,稍有不慎,就会拉开很大的差距。
B.高数部分,推荐张宇、武忠祥老师。两位老师都非常棒,讲的也比较全面。不同的是,张宇老师更注重一些新鲜考法,解题思路,具有“未来性”;武老师更注重同一道考题的不同解法和计算方法,对自己解题时很有帮助,但在难度上要低于张宇老师。有时间的话,最好两位老师的强化班都跟一遍;如果只跟一位老师,建议优先武老师。
C.线代部分。推荐李永乐、张宇老师。建议先拿李永乐老师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来打基础,如果开始早的话,听上一年的强化班(跟基础班内容差不多,直接强化就ok)。线代入门对一部分同学会比较难,因为各章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听课时不要着急,遇到不懂的地方立即暂停,翻看同济版教材,理清逻辑,或者问老师同学等等。有人说李永乐是线代王,但我感觉只跟李永乐老师还是不够,讲义的难度与近年考研相比会低。所以我后来又补充了张宇9讲,难度瞬间提升了一个等级,坚持学完后,才感觉对线代的理解有所通透。
D.概率论可以用余丙森老师打基础,张宇老师拔高。整体的难度要低于高数和线代,但也决不能有所松懈,琐碎的知识点较多,容易遗漏。我在考试中就把指数分布的参数当成均值来算,导致最后一道大题全部做错。
E.数学学习一定要多练多算多思考,至于每次先做讲义还是先看课我觉得不是很重要,但最终一定是要明白讲义上每道题目为什么这么算,并能独立熟练地做出来。
F.学完一章一定要进行总结,尤其适合高数这种过于知识庞杂的学科(线代和概率论我直接用了张宇9讲上的,感觉还好)。我当时是在9月份进行的,综合武忠祥讲义和张宇18讲上的内容,每一章有哪些可能的考点?每一个考点会有怎么样的考法?对应做过的哪些题目,标注出来?遇到这种考法的思路是什么样的?有了思路,每一步如何计算,有什么技巧没有?把这些内容列在A4纸上,遇到新的考法考题及时补充,不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G.数学学习是一个反复又反复的过程。之前会做的题目,后面遇到有可能会忘记思路;之前认为已经掌握扎实的板块,遇到新的题目,有可能还是不会做。这时不要怀疑自己,继续把这道题目掌握,填补自己的知识体系。
H.真题建议买李艳芳的,配合李永乐真题解析的pdf。模拟题中,张宇8+4(题目新颖,计算量可以),李林6+4(接近真题感觉),森哥五套卷(小题很棒),都还不错。李艳芳3套卷太难了,不推荐,但可以当作练习题学习学习。
I.做真题和模拟题时,一定要把做过的卷子所有题目掌握后再去做下一套,不要非要强求每天必须做一套题。做完一张卷子最好是把在错题全部理解后,然后对错题进行变式训练。最后把得分、用时、失分点等情况统计在excel里,一段时间后可以清晰地看出自己数学学习的状况。
4.专业课
1)复习过程:
3-9月:制定计划,按部就班地学习。大概就是预习+听课+整理笔记+习题巩固+真题+真题解析课(很有收获)+总结
中间由于贪玩,茆书部分学的比较潦草。
10月-考前:背笔记+近三年真题模拟
2)一些经验教训
A.每次听课时,一定稍微记几句话,记讲课框架、重点、不懂的点,这样下次看回放时才更有针对性,效率更好。
B.不仅要从知识点维度的课程是从整个学科框架来学习,使掌握的知识点丰富充实,几乎包含全部的考试内容。还要从真题的维度来进行复习,可以看看中财贸大的真题,包括上交、华师、北师、北工等很多学校相关的题目都可以进行练习
C.每学完一章,多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抽样为例,思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关系是什么?优缺点都有哪些?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有什么区别联系?系统抽样呢?多阶段抽样?配额抽样?
D.刘扬老师和贾俊平老师两本《统计学》作为参考书目,两本书上初试涉及的章节,每一句话都不能放过,一定要细致。
三.复试经验
2022年有55位同学进入了复试,一共录取了42人,往年专硕的复录比均为1.3:1,复试的复习整体要围绕着刘扬老师的统计学为主,用贾书进行补充。复试问题整体基础,需要对整本书进行全面把握。拓展内容可以看一些统计学、大数据的应用相关方面的内容。
一定要尽早准备。不仅要准备专业课、口语,还要准备一些面试技巧,以及面试中各种情况的预演。还有就是重视基础!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题。最后再次提醒,不要摆烂!
四.给学习学妹的建议
一定要追求完美,但不要过分在意是否完美。追求完美是指在考研的过程中,它是这段时间中优先级最高的一件事,必须尽到自己全力去学习,提高成绩的均值,缩小标准差,这样上岸的概率才能更大。但在备考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随机因素干扰的自己,比如一段时间学习效率低下刷手机过多、学校安排实习干扰复习进度等等,这时千万不能想着自己要考不上了,开始自暴自弃,开始摆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调整心态,调整制定的计划,好好学习。用运筹学的思想来看,无非是增加了一个约束条件,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当前条件下用各种算法找到一个最优解!每天都能保持自律,每一步都能有条不紊的大佬毕竟是少数。其实很多考上的同学复习的过程中都是不完美的,但这不妨碍我们考上。只要我们的成绩水平的置信区间包含了分数线,都有可能考上,面对未知,不要想太多,尽力去做就好。借用高中班主任常说的一句话,“做到位才有好效果,尽全力才能少遗憾”!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大家在考研时如果遇到了困扰,不管是择校还是备考,都可以找新祥旭杨老师。
最后,希望大家坚持到底,预祝考研的你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