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学校、专业(建议3-4月完成)
1、选择学校
在选择学校方面,首先要考虑地区、学校名气、学科实力、就业情况四个因素。我本科就读于一所211大学,所以,在择校时我比较倾向于985学校,而就马理论学科而言,很多会议、活动都在北京举办,在北京念书能够接触更多机会。北师大地处北京,是一个文史哲底蕴较深的985学校,参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北师大马理论学科评级A-,再加上北师大地处北京三环以内,地理位置非常好,未来实习、就业都很方便,所以我选择了这个学校。
当然,在择校方面,也有一些同学看中了北师大不歧视双非。关于这一点,参考往年录取情况,双非学校的考生在复试中确实不会受到过分歧视,总体来讲比较公平。但坦率的说,歧视依旧在部分人员、环节、情境中存在,在这里我想提醒双非学校的同学把握笔试机会,不要掉以轻心。
2、确定专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般会设置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专业。
在北师大,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三个专业的学生是一起培养的,不管考入哪个专业,同享选择导师、上课的机会。所以,如果对自己的实力不太自信,建议在这三个专业中选择历年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如果对自己的实力比较有信心,最好能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毕竟关乎未来考博、就业方向。
二、初试经验
1、概况
考研英语
就北师大历年分数线来看,英语考过60分是一个比较保底的成绩。一般55分就可以过线,60分是一个不会拖后腿也不会增彩的成绩。如果能考到70+,会为总分增色不少,并且开学后免修研究生英语。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建议不要在英语等课程中投入过多精力,因为分段越高,提分越难,最好把有限的精力均匀分配。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分为五大模块:马原理、毛中特、思修、近代史、形策。其中,马原理可以与专业课一马发史的马恩部分结合起来学习,一个偏重理论内容,另一个横纵结合,既需要理解理论内容,有注重理论的纵向发展。毛中特、近代史可以与马发史的中国经验部分结合复习。形策可以与专业课二复习。结合复习可以节省很大精力。在此基础上刷一下选择题,了解出题方式,在最后的阶段背诵押题卷即可。
对马理论专业考生,一般大家都能拿到70左右的分数,考低于65分就属于往下拉总分了。
考研专业课
马院在2019年冬换了新的专业课,专业课一80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含中国马克思主义),专业课二702当代中国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目前只有2020、2021、2022这3年真题比较有参考价值。
参考书专业课一推荐先用2013年马工程版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比较熟悉后再购买顾海良老师的书。专业课二推荐《三十讲》《辅导百问》等,也要养成关注新闻,关注时事,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交流的习惯。
专业课一重点掌握马克思理论来源、唯物史观的形成、《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资本论》主要内容、落后国家如何发展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苏联解体的启示、新民主主义理论、毛选主要篇章等;专业课二重点掌握习思想内涵、现代化安排、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大国外交思想、五大发展理念等。
试卷是5道论述大题,每题30分,侧重考察学生基础素养和论述能力。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2、初始各阶段学习进度
(1) 3-5月,初始准备阶段。
考研学生一般会在过完年,3月份左右确定几个目标院校,购买专业参考书开始看书。
对于难以沉下心学习的同学,也可以利用多余的精力搜集信息,在论坛、贴吧、微博等平台上寻找师兄师姐,搜索关键词如xx学校考研、学校简称+学院、专业课名称、专业课代码等,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
2月底是上一届师兄师姐出考研成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会有同考一门课的专业群,加入后跟里面的同学多多交流,学习经验。买资料要找来源是同学校同专业的“亲”师兄师姐的,购买前确认好对方身份,问清资料的内容。
对于考研公共课,如果时间较为充裕,可以刷政治英语课的基础班,英语背诵单词,巩固语法,政治熟悉毛中特、近代史、马原理三门课的基本内容,形策一般在11月份集中突破。
(2) 6-8月,细化丰富阶段。
暑假属于知识积累期,在暑假打好基础,后面的背诵才能更有效率。暑假没有了各种课程、社交活动,有了大块空余的时间,建议这段时间把焦点放到专业课上,精读专业书,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有的同学担心暑假学习专业课,如果学校改了专业课,努力就白费了,所以把时间用在联系英语政治上。个人不建议这样做,尤其政治、英语基础还不错的同学,可以压缩学习这两门课的时间。
学习进度指标是,到暑假结束,专业课最好能够整理出框架,以便在背诵一遍8-9月间背诵一遍。
(3) 9-10月,冲刺背诵阶段。
这段时间会出复试大纲,北师大一般在9月18日前后,在这个时间点要多多关注北师大或马院官网,关注一些公众号,避免错过最新消息。看大纲的时候要梳理每个专业除去保研名额还有几人,再看一下考研专业课有没有换。
北师大19年刚刚更新了专业课,换的几率不大,也存在变换的可能。
如果没有换,就继续背诵,有的人专业课背了三四遍,我认为在这阶段能背诵两遍就比较够用了。平时要养成关心时政的习惯,多看主流媒体、报纸的报道,关注新闻联播。
(4) 11-12月,总结押题阶段。
最后是考研的最终冲刺、押题阶段。政治会陆续出押题卷,也会有汇总一年时政的课程。这个时候要多多背诵,记忆。英语保持语感。
总之,准备笔试是一场比较久的战役。我的一个小技巧是,坚持每天记录学习时长、学习内容,犹记得我怀疑自己时,拿出我近一个月以来每天平均8小时的学习记录,翻看自己满满的笔记,焦虑感顿时消散。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复试经验
北师大出成绩时间比较靠后,根据21年考研公告,北师大出复试方案是时间是3月17日,通知的面试时间是3月27日。
这样一来,从12月底到3月底,其实有3个月左右的复习准备时间,但很多人复试都没有准备好。
一部分原因是考研笔试结束后是一个漫长的年假,为避免松懈,笔试结束后要督促自己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制定好复习计划。
复试录取情况
由于目前考研人数不断增涨,北师大最终录取的人有可能会比9月份招生简章公布的多一点。所以,进面与录取的比例在1.2-1.5之间。
参考近几年北师大复试线变化,存在一定的“大小年”情况,比如2017年,思政的复试线是380分,马中化的复试线是245分,参考历年录取最低分,党史党建马中化三个专业中,马中化是最具性价比的专业,可是在21年考研中,马中化复试最后一名成绩达到390,思政反倒出现不到350分进面的情况。
复试中也有人低分逆袭,高分被刷,但意外情况很少。复试排名比较接近初试排名。
复试筹备方法
复试时会有大约5个老师在场,一个主考官主持,先做自我介绍,再抽3个问题自主做答,有的同学说老师也会提问,我复试时没有被打断、被提问,全程自己做答了3个题。
在初试阶段,同学们只要能把答案写到纸上即可,而复试时,要求同学们临场组织答案并做答。所以,准备复试一定不能只读只背,要自己设想老师问到这个题的情景,私下模拟做答。
复试时,如果真的抽到了不会的题,也不要愣住一句话不说,可以说一些自己的分析、看法,以及相关理论。
复试特点分析
复试前要准备中英文的自我介绍,侧重点是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你的研究规划,你喜欢的专业书、学者、党史人物等有关科研的内容,无关紧要的话题,不要展开说,或者与自己未来科研联系起来说。
复试题目比较宽泛,主要集中在习思想上,但依旧会出现时政题、毛泽东思想、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保证基础知识非常扎实。
复试参考书依旧推荐《习三十讲》等,虽然初试看过了,但未必掌握了。
要坚持看新闻,关注时政,最重要的是思考时政背后体现的原理,把他们相互联系起来。学有余力,可以梳理党史上的重要事件,读毛选。
2018年的时,党史党建马中化三个专业招了7名考研生,最低分360多分,从19年至今,19年稳步增加,2020年增幅较大,21年一共招收15名考研生,21、22年稳步增加。总而言之,各专业都保持小幅扩招的状态。不过,虽然逐步扩招,难度其实并没有降低。
最后,面对越来越大的升学压力,同学们在准备笔试、复试的过程中一定会面临怀疑、害怕、失望等情绪,还是要相信,学到的知识不会白费,即使最终没有上岸,这一年的时间也绝不算是浪费,要“只跟自己比较”,在竞争中保持良好心态。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