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赊销。商业信用活动包含了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买卖活动是基础。
2、 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商业票据主要分为本票和汇票两种。商业票据可以流通转让。
3、商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剂的作用,它可以使商品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了产品供销的顺畅。就企业而言,商业信用是其间信用活动的基础。在我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商业信用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4、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了信用媒介。
5、银行信用的特点:第一,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的暂时闲置货币,可以达到巨额的规模。第二,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既独立于商品买卖活动,又有广泛的授信对象。第三,提供的存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期限可长可短,数额可大可小,可以满足存贷款人各种不同的需求。
6、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具有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完善。当商业票据进行票据贴现时,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
7、银行信用能够突破商业信用在融资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是重要的融资形式。同时,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也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
8、政府信用是指以政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府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现代政府信用主要分为内债和外债两种。主要形式有:发行国家公债;发行国库券;发行专项债券;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在我国,政府信用已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9、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消费信用可以刺激有效需求,但信用规模过大也会造成虚假繁荣。一般来说,制约消费信用的因素主要有:总供给能力与水平;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资金供求关系;消费观念与文化传统等。
10、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短期内可以发挥扩大消费需求和刺激生产的作用。消费信用形式有以下几种: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
11、消费信贷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消费品发放的贷款。其偿还期限一般较长,按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12、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其具体形式包括:出口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金融租赁和直接投资等。其中出口信贷又包括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具体方式。
13、出口信贷是出口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出口信贷的特点是:附有采购限制,只能用于购买贷款国的产品,而且都与具体的出口项目相联系;贷款利率低于国际资本市场利率,利息差额由贷款国政府补贴;属于中长期信贷,期限一般为5-8、5年,最长不超过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