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音的心理特征
1.音调:声波频率的主观属性,主要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大小有关,但并不是完全有刺激频率决定,也取决于声音刺激的强度;其单位为Mel,频率为1000赫(声压级为40分贝)的纯音音高为1000Mel。
2.响度(音强):声波强振幅的主观属性,声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其单位是Song,一个Song为40分贝时所听到的1000Hz的音调的响度。
3.等响曲线:响度级受声强的制约,声强越高,响度级也相应增加,频率也是影响响度的一个因素,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响度增长率。
二、声音的掩蔽
1.定义: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的影响而减弱(强度增加)的现象。
2.纯音掩蔽:掩蔽音强高度提高,掩蔽效果随之增加,掩蔽范围也愈大,掩蔽音对于频率相近的声音影响影响最大,低频对于高频的掩蔽效果大于高频对低频的掩蔽效果大于高频对低频的。
3.噪音掩蔽:噪音强度低,各种纯音的差别大,噪音强度提高,各种纯音的差别缩小。
4.噪音与纯音对语言的掩蔽:噪音要相当大,大到叫人厌烦,才会降低语言的清晰度或可懂度;纯音的掩蔽效果中,300赫比1000赫掩蔽作用大,因此要注意排除低频音对语言的最重要的频率干扰。
三、听觉疲劳与适应
1.听疲劳:声音刺激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听觉阈限暂时提高(感受性降低)的现象。通常把阈限提高的量作为疲劳指标,成为暂时阈移。
2.听适应:持续的声音刺激引起听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常用响度平衡法研究。最大的适应发生在与“适应声”相同和相尽的频率。听适应与听疲劳的最大区别在于听觉适应是一个平衡过程,能够达到一个稳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