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孟子曾引用阳虎的话:"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段话表明了古人对当时社会上为富为仁现象的一种态度,以及对两者关系的一种思考。
解析: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老夫子意在说明君王要施行仁政就得限制税赋,不能一味追求自己的富足,更不能不择手段地不与民争利,而是藏富于民。在这个意义上说倒是有点"富和仁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味道。
孟子的原意是在表达政治见解,考生不必纠结于原意,不必局限在君王个人的仁富取舍(因为联考并不限定考生的专业或职业,不会默认大家是政论家);可以从个人或社会的对仁富的态度,以及两者关系上去考虑。把这个题目看成一个隐性观点分析。
本题可以看成直接考查核心价值观。
求富需要得仁。"求富"是人之常情,企业责任,社会潮流,国家意志。自然可以求富。只是要强调求仁。这和国家大力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例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可以看做仁的含义。
今年的真题,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可以用"求仁"这两个字概括。
仁,是道德力量。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成功求富的要件。"仁"也可以看作是精神财富,"富"可以看作是物质财富,当人们只注重其中某一方面的时候,特别是只注重求富的时候,不利于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要同时注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利于社良性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和谐、文明、富强。所以,个人应该追求仁富兼得,社会应该追求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并重,国家应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
考生退而求其次,可以写义利之辩,即写重义轻利(不是最佳立意),但是,万万不能写成重利轻义。
今年的论说文真题大家来说,应该有似曾相识之感。表现在如下方面:
考察重点: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考查道德修养,这在课上反复强调、《刘青松临考论说文题库》反复重现,最接近的是第二题"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此外,第八题"白手起家热心慈善的富翁与三个受捐助的家庭"那篇材料作文。
文章框架:《刘青松临考论说文题库分论点示例》(共三个分论点示例均能参照)
框架一(参考第二个"示例""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
求仁是个人文明的需要
求仁是人际和谐的需要
求仁是追求财富的需要(是事业成功的需要)
求仁是国家富强的需要
求仁是天下大同的需要
框架二(参考第一个示例):
求仁更文明
求仁更和谐
求仁更友善
求仁更诚信
求仁更敬业
求仁更爱国
框架三(参考第三个示例)
求仁人更美
求仁业更精
求仁国更强
框架四:
求富更求仁
求富先求仁
既富更求仁
框架五:
仁是富的条件
富是仁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