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报考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的一些备考经验。
英语
关于英语,很多人都会觉英语最重要的单词和阅读,确实是这样,这也是我投入最多的两部分。单词《红宝书》这本书上的单词比较全,在网上搜了搜各种单词书的比对,最后选择了这一本,你们如果已经选择好了自己的单词书,做好计划并坚持下去去背。我从三月份一直坚持到了考前半个月左右,(因为要背政治,觉得再背单词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每天早上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单词背完,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前期会很慢,两个多小时才能背完一章,红宝书总共有60章左右,需要两个月过完一遍,当你过完一遍之后,你会觉得和没背似的,这个时候不要放弃,就一遍一遍的坚持下去就好了,到了后期只需要每天半个小时就能背完一章,积累了一定量的单词之后你会发现阅读上的词汇基本都能认识,就做阅读的时候不会因为单词而吃亏,这是最最基本的。在睡觉之前我也会通过一些背单词的软件,比如扇贝,百词斩等来背单词,每天坚持背多少个然后再睡觉。阅读推荐《张剑的黄皮书》和唐迟阅读视频课。
政治
政治前期并没有花太长时间,只是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学习政治,在来回吃饭的路上或者吃饭的时候,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来看看视频,看完一节视频,看一节的精讲精练,然后做一节的1000题,1000题要至少做两遍。这样基本上到11月份了,别人都在背政治选择题的时候我是没怎么背,还是只刷题了。先不要管政治大题,大题是最后两个月需要着重背的。你们每天看多少视频,学多长时间的政治,要心里有个规划。
大题我从11月份开始背,我每天坚持着用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背诵持续了一个月,12月份看小黄书压题,我天真的以为只有二十道题,其实是二十个专题,总共下来七十多道题,算上11月背会的那三十道,也有四十多道题目,我后期花费了很长时间去背,利用早上、中午、晚上饭后去走廊背书,到最后一天几乎每天都在背政治,虽然11月有些背过,但还是挺多的,背到崩溃,后面十几天我没怎么做英语,就疯狂背政治,一直背到了考政治的最后一天晚上才彻底熟练,最后得到了比较满意的分数。
专业课参考书目在官网上可以查到
初试 |
334 |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
《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4 白贵、彭焕萍 |
|
|
《新闻采访学通论》 人民出版社2007 杨秀国 |
|
440 |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新闻学概论》(第六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李良荣 |
|
|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传播学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陈力丹 |
|
|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新闻传播的大数据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喻国明等 |
|
复试 |
|
新闻传播综合 |
《新闻理论十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版 陈力丹著 |
同等学力加试 |
|
新闻传播基础 |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郭庆光著 |
同等学力加试 |
|
新闻传播能力 |
《当代新闻写作》 白贵、彭焕萍 |
第一阶段:基础参考书阅读,学科学习方法入门。阅读《传播学基础》、《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等基础参考书目,了解学科特点并以此来掌握学科的学习方法,初步掌握传播学5w模式、新闻学框架。初步了解采写编评基础知识,利用报纸、新闻积累热点事件。
第二阶段:基础巩固期,熟练掌握各科框架,并能进行知识联系,整理出各科笔记。阅读《传播学教程》、《新闻理论十讲》、《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学新论》《新闻写作教程》《 新闻编辑教程》《新闻评论教程》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复习思路整理笔记,为后期背诵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对答题技巧进行训练包括论述题写作、采写编评实操,并进行笔记背诵,对各个部分的知识进行联系,把框架融汇一体,熟练运用;关注业界与学界热点事件,利用导师论文、热点书籍进行知识拓展;训练答题应试技巧,每星期有针对性的训练论述题、采写编评业务写作;对基础笔记进行反复记忆背诵。